狗狗抖一下抖一下正常嗎?分辨行為還是健康警訊

2025-09-04

毛孩保健知識

作者:早安毛健康編輯部

狗狗抖一下抖一下有時是正常反應,有時則是健康警訊,關鍵在於抖動的頻率、持續時間以及伴隨症狀。本文將帶你認識生理性、情緒性與病理性抖動的差異,並教你觀察與判斷就醫時機,幫助毛爸媽及早守護狗狗的健康。

狗狗抖一下抖一下正常嗎?分辨行為還是健康警訊

狗狗抖一下抖一下的三大常見原因

106. AI - the-dog-shakes-1

(圖片來源:Freepik)

狗狗發抖可分為三大類型,每種背後的原因不同。從單純的生理反應,到必須立刻送醫的疾病警訊,底下為你詳細解說。

1. 生理性抖動:寒冷或興奮

生理性抖動是最常見且通常無需擔心的類型。當氣溫下降時,狗狗會透過肌肉收縮來產生熱能保持體溫。小型犬種如吉娃娃、約克夏特別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因為牠們的體脂肪較少,毛量也相對稀疏。

此外,看到主人回家、準備外出或拿出零食時的興奮,也可能引發短暫抖動,通常會隨情緒平復而停止。

2. 情緒性顫抖:焦慮或恐懼

當狗狗面對陌生環境、巨大聲響或感到威脅時,可能因焦慮或害怕而抖動,並伴隨躲藏、喘氣或食慾下降。

分離焦慮也是常見原因,主人離家時,有些狗狗會因不安而顫抖。透過行為訓練與環境調整,通常能改善。

3. 病理性抖動:疾病警訊

病理性抖動是最需要關注的類型,因為它通常是疾病的重要警訊。這種抖動往往持續時間較長,且不會因為環境改變而停止。

(1)神經系統問題

狗狗神經性抖動可能源於多種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腦炎會導致不自主的肌肉顫抖,犬瘟熱病毒也會攻擊神經系統造成類似症狀。老年犬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如認知功能障礙症候群,也可能引發抖動現象。

重症肌無力是另一個需要注意的神經系統問題。這種疾病會影響神經與肌肉間的訊號傳遞,導致肌肉無力和不規則的顫抖。

(2)代謝性疾病

代謝性疾病引起的抖動同樣不容忽視。低血糖是常見原因之一,特別容易發生在幼犬或糖尿病犬隻身上。腎功能衰竭會導致體內毒素累積,進而影響神經系統功能。

愛迪生氏症(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 也會引起抖動症狀。此外,白狗抖抖症候群是一種特殊疾病,好發於瑪爾濟斯、西高地白梗、比熊犬等白色小型犬種。雖然成因不明,但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通常能獲得良好控制。

如何判斷抖動是否異常?

面對毛孩的抖動症狀,系統性的觀察方法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判斷。細心的觀察是區分正常與異常抖動的關鍵,透過掌握正確的觀察技巧,飼主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寵物健康問題。

抖動頻率與持續時間

正常的生理抖動短暫且會自行消失,如進入溫暖環境後就停止。若抖動持續數小時甚至一整天,且休息時也不停,就要警覺可能是健康問題。

伴隨症狀觀察

  • 食慾與活動力:若伴隨食慾下降、精神萎靡,需提高警覺。
  • 呼吸與體溫:喘息、呼吸急促、體溫異常(過高或過低)都是警訊。
  • 中毒徵兆:流口水、嘔吐、虛弱合併抖動,須立即送醫。

不同情境下的抖動模式

觀察抖動發生的特定情境能提供重要線索。

若狗狗只在特定情境(如看診、陌生環境)抖動,可能是情緒反應;但若在熟悉、安全的地方也持續抖動,尤其是高齡犬,就更可能是疾病表現,應盡快檢查。

日常照護與就醫時機

預防勝於治療是照顧毛孩的黃金法則。

  • 小型犬種在寒冷環境中容易出現狗狗身體顫抖,飼主可準備寵物衣物或溫暖睡墊提供保暖。
  • 高齡犬因肌力退化常有震顫現象,在活動區域鋪設止滑墊能幫助站立,避免跌倒受傷。

營養補充對預防抖動也很重要。

  • 定期帶狗狗曬太陽促進維生素 D 合成,適當補充鈣質可改善缺鈣引起的肌肉顫抖。
  • 容易緊張的狗狗可考慮補充 PS128 益生菌,這種特殊菌株能調節血清素和多巴胺,幫助情緒穩定。

當狗隻抽搐伴隨明顯不適症狀,或懷疑中毒時,必須立即就醫。延遲治療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建議七歲以上高齡犬每半年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潛在問題。

細心觀察、建立良好照護習慣,就是守護狗狗健康快樂的關鍵。毛爸媽的耐心與即時行動,永遠是毛孩最好的保護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