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生產中斷是許多貓奴最害怕遇到的緊急狀況,但只要具備正確知識,就能在關鍵時刻給予適當協助。接下來讓我們來學習辨識母貓難產的警訊、掌握正確處理方式,以及何時該緊急就醫,一起做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認識貓咪分娩過程與時間點
母貓分娩的 3 個階段
- 子宮頸擴張:通常持續 4~24 小時。在這個階段,母貓會表現出明顯的行為變化,包含情緒不穩、呼吸急促等。
- 胎兒出生:這是最關鍵的時期,母貓會開始用力收縮,推動胎兒通過產道。每隻小貓的出生可能需要約 30~1 小時左右,而多數母貓往往不只懷有一胎,因此整個娩出期可能會持續數小時甚至更久。
- 胎盤娩出:胎盤娩出期通常在每隻小貓出生後緊接著發生,母貓會將胎盤排出並可能吃掉,這是牠們補充體力、減少氣味引來捕食者的本能行為。
在分娩前 12~24小時,母貓會出現特定的行為變化。這些指標包括挖地行為、靜不下來、喘氣現象,以及開始築巢準備,部分母貓可能會拒絕進食,這是正常現象。
(圖片來源:Freepik)
貓生產中斷的危險警訊識別
當母貓出現異常分娩狀況時,快速識別這些貓生產警訊將直接影響母貓和幼貓的生命安全。每位負責任的飼主都應該熟悉這些重要的判斷依據。
生產中斷的時間不正常
母貓出現強烈陣痛超過 1 小時卻無小貓產出時,這是明確的危險信號。正常情況下,母貓從開始用力到第一隻小貓出生,應該在 30~60 分鐘內完成。
羊水破裂後的時間間隔也很關鍵,如果羊水破裂超過 2 小時仍未有小貓出生,母貓很可能面臨產道阻塞或其他嚴重併發症,此時需要立即聯絡獸醫進行專業處理。
出現難產或異常徵兆
母貓在分娩過程中出現持續虛弱或喘氣不止的情況,通常表示體力消耗過度或存在內部問題。正常的母貓雖然會感到疲累,但不應該出現極度虛弱的狀態。
體溫異常的情況也須特別注意。母貓體溫過高(超過 39.5°C)或過低(低於 37°C)都可能代表感染或其他嚴重問題。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一隻小貓出生前發現母貓陰部有綠色分泌物,這通常表示胎盤提早剝離,屬於急性緊急狀況。
此外,在胎兒過大的情況下也可能導致分娩過程明顯延長。如果母貓用力超過合理時間仍無法將小貓完全產出,或者小貓只露出頭部卻卡在產道中,面對這種情況,飼主應該避免強行拉扯小貓,而是立即尋求獸醫的專業協助。正確的處理方式能確保母貓和幼貓的安全。
緊急狀況下的正確處理步驟
在緊急狀況發生時,請優先檢查母貓的生命跡象。觀察母貓的呼吸是否正常、心跳是否穩定,並檢查母貓的意識狀態,確認牠是否對外界刺激有反應。
當確定母貓生產過程出現問題、需要人工介入時,請務必保持冷靜並小心操作。以下是幾項常見情況與對應處理方式:
1. 開始前的準備
- 清潔雙手:操作前請先徹底洗淨雙手,避免感染。
- 準備乾淨毛巾:備妥數條柔軟、乾淨的毛巾供處理使用。
2. 處理未舔去胎衣的情況
- 若母貓未主動清理胎衣,可使用乾淨毛巾輕柔擦拭小貓全身。
- 此舉可協助去除胎膜、保持呼吸道暢通,並刺激小貓呼吸。
- 動作需溫柔但確實,避免拉扯或過度摩擦造成傷害。
3. 處理未咬斷臍帶的情況
- 若母貓未咬斷臍帶,可使用消毒剪刀剪斷臍帶。
- 建議剪成 0.25~0.5 英寸長(約 0.6~1.2 公分)。
- 保持距離小貓腹部約 1~2 公分,避免傷及幼貓。
在需要人工介入貓咪生產的情況下,請注意絕對不可用力拉扯胎兒。過度施力可能造成母貓產道撕裂或胎兒受傷,所有動作都應配合母貓的自然用力節奏。
預防措施與專業醫療協助的重要性
預防貓咪分娩中止的最佳方式是提前做好完善準備。在預產期前一到兩週,飼主應該為母貓布置溫暖、安靜且易於清潔的生產環境。可以選用大鞋盒或木箱作為產房,底部鋪設報紙方便清理。
此外,提前準備接生用品也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消毒與清潔用品
- 醫用剪刀:用於剪斷臍帶,使用前需徹底消毒
- 乾淨毛巾:多條備用,用於擦拭和包覆小貓
- 消毒酒精:75%濃度,用於工具和手部消毒
- 無菌紗布:處理傷口或止血時使用
保溫與急救設備
- 保溫箱或毯子:維持新生小貓體溫穩定
- 小針筒:清除小貓口鼻分泌物時使用
- 手電筒:提供充足照明進行檢查
- 緊急聯絡資訊:24 小時動物醫院電話號碼
雖然多數貓咪都能自然順利分娩,但專業醫療支援始終是保障母貓與小貓安全的最佳後盾。當生產過程出現中斷、異常無法自行排除時,適時尋求獸醫協助是負責任飼主的重要選擇。及早介入不僅能減少風險,也能最大程度確保分娩順利進行,守護母貓與新生小貓的健康與安全。
相關文章

2025-09-03
毛孩疾病照護
貓蘚是什麼?貓蘚會傳給人嗎?貓蘚症狀、治療與預防統整

2025-09-02
毛孩疾病照護
貓咪突然變瘦要當心!愛貓體重下降原因與照護建議整理

2025-09-02
毛孩疾病照護
狗狗口臭怎麼辦?搞懂口臭成因、解決方法,維持毛孩清新好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