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癌症是貓咪死因十大主因之一。為協助飼主建立正確的癌症認知與應對策略,本文與獸醫師合作,提供貓癌症的常見類型、病因、早期徵兆,以及最新的治療與預防方法,讓你不 再手足無措,用愛與知識,陪貓咪勇敢面對。

貓癌症有哪幾種?7 種貓癌症種類、症狀與治療
獸醫師曾撰文提到,癌症長年霸居人們的十大死因之首,在犬貓上也不外如是,民國 103 年台北市寵物死因調查中,癌症不管是在狗狗或貓貓,都已經位居死因第一位。
就像人類一樣,毛孩的壽命越來越長,癌症也成了無法忽視的健康議題。那麼貓咪最常見的癌症類型有哪些?讓我們一起來認識。
1.淋巴癌
貓淋巴癌可以說是貓咪最常被診斷出來的惡性腫瘤, 8 歲以上的熟齡貓,或是免疫力較差的小貓罹癌機率又更高 。由於得病時,淋巴結會腫大,飼主在日常撫摸時,可能會摸到不正常的硬塊。
此外,罹患淋巴癌的貓咪也常出現以下症狀:
- 體重下降、食慾不佳
- 精神萎靡、抵抗力變差
- 嘔吐、腹瀉
建議飼主多注意貓咪的體表,多摸摸、多觀察,若有摸到奇怪的團塊,一定要盡快帶到醫院檢查。
(延伸閱讀:貓咪突然變瘦要當心!愛貓體重下降原因與照護建議整理)
2.乳瘤
貓的乳腺腫瘤通常發生在 8 到 12 歲的母貓身上,與人類乳癌一樣,與雌性荷爾蒙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發現母貓腹部靠近乳頭的地方有腫塊,或是有異常的分泌物,都要特別留意。
獸醫師通常會透過觸診來初步檢查,但要確定是良性還是惡性,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建議在貓咪一歲前就完成絕育手術,可以大幅降低罹患乳腺腫瘤的機率。
(延伸閱讀:母貓結紮攻略:最佳幼貓結紮年齡、母貓結紮費用、注意事項)
3.鱗狀上皮細胞癌
鱗狀上皮細胞癌(SCC)是貓咪口腔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會讓貓咪的嘴巴感到疼痛,造成進食困難。這類癌症雖然惡性高,但通常不會擴散到其他器官。
如果長在皮膚上,例如鼻部或耳尖,也比較不會轉移。另外,有研究指出,貓咪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環境,罹患口腔鱗狀上皮細胞癌的機率會增加,所以家裡有貓咪的貓奴們,千萬要注意這個小細節喔!
4.肥大細胞瘤
肥大細胞瘤在貓咪身上分成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皮膚型,也可能發生在脾臟或腸道。由於不同類型的肥大細胞瘤治療方式也不同,所以一旦發現,需要透過專業診斷才能確定治療方向。
5.骨癌
骨癌較常發生在大型貓種(如緬因貓),好發於頭骨、頷骨、肋骨等部位。如果貓咪的頷骨有腫瘤,會直接影響牠們進食;若發生在四肢,則會出現肢體腫脹或走路姿勢異常等症狀。
6.黑色素細胞瘤
黑色素細胞瘤是一種惡性程度相當高的皮膚腫瘤,特別容易找上 10 歲以上的老貓。這種腫瘤最可怕的是容易轉移,而且致死率很高。
通常會在皮膚上看到不規則的黑色素沉澱,雖然不痛不癢,但會向外擴散。除了皮膚,黑色素瘤也可能出現在貓咪的眼睛或口腔。
7.白血病
貓白血病是由一種反轉錄病毒引起的血液相關癌症,傳染性很強。它會影響骨髓和造血功能,導致白血球上升、貧血、或血小板減少。
罹患白血病的貓咪會出現發燒、虛弱、食慾不佳等症狀,有時也會發現脾臟腫大。特別是有貓白血病病毒(FeLV)的貓,罹患淋巴瘤的機率會高很多,一定要特別注意。
貓咪罹癌的治療方法
獸醫師的衛教文章提到,對付癌症的鐵三角策略分別是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以及近來研究越來越多的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
- 手術切除: 適用於早期發現、腫瘤單一且可切除的狀況。
- 化學治療: 通常用於手術後,以殺死殘餘的癌細胞或轉移的癌細胞。
- 放射線治療: 較少用在貓咪身上,但有時會搭配其他治療方式。
- 輔助療法: 像是標靶治療、免疫治療,以及各種營養補充品,能幫助毛孩提升生活品質、增強抵抗力。
然後更多時候,獸醫面對的是末期、已經擴散了的狀況,常讓人節節挫敗、無力回天。因此,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還是對抗癌症的不二法門。
現在有越來越多癌症指數篩檢與高端影像設備,可幫助獸醫和飼主提早發現體內異常。除此之外,想要預防預防生殖器官癌症與乳腺腫瘤,最關鍵的做法還是早期絕育!
貓罹癌的症狀:7 個身體警訊,你注意到了嗎?
貓咪根本就是隱藏身體不舒服的高手,所以,身為貓奴的我們,更要懂得觀察牠們發出的求救訊號!
獸醫師分享的資訊,也進一步提到早期診斷的作法很簡單,其實跟人類「六分鐘護一生」相同,只要吸貓吸狗時,多摸摸毛寶貝的身體,觀察有沒有奇怪的團塊或凸起,或是其他異狀。
這些小小的日常觀察,就是幫助我們「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佳利器!以下我們也整理常見的貓咪罹癌症狀提供各位參考:
1. 體重莫名其妙一直掉
有沒有發現,你家貓咪明明吃得跟平常一樣,或是吃得更少,但體重卻一直往下降?這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了。當身體出現惡性腫瘤時,癌細胞會快速複製,並搶走身體的養分,導致貓咪就算食慾沒有明顯改變,體重還是會變輕。
2. 突然挑食、食慾下降
如果平常對食物超熱情,一聽到開罐頭的聲音就衝過來的貓咪,突然變得對食物興致缺缺,或是吃飯時有困難、只用單邊咀嚼,都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這種情況不一定代表罹癌,但很可能是口腔、腸胃道或是其他地方出問題了,一定要立刻帶去給獸醫檢查。
3. 皮膚出現好不了的傷口或腫塊
幫貓咪梳毛或按摩時,發現牠身上有腫塊,或是某個小傷口一直好不了?這絕對是個大警訊!特別是那種摸起來硬硬的、而且越來越大的腫塊,很有可能是惡性腫瘤。有時候,黑色素細胞瘤一開始就像一顆小黑痣,但生長速度非常快,所以千萬不要輕忽任何一個小斑點或硬塊。
(圖片來源:Freepik)
4. 身上散發出惡臭
貓咪是愛乾淨的動物,通常不會有異味。但如果你發現貓咪嘴巴、鼻子或肛門等部位,發出奇怪的惡臭,很可能是因為內部有腫瘤、潰瘍或感染。這些藏在身體裡,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如果發出臭味,就是它們 在告訴你:「我生病了!」
5. 體力變差、活動力下降
健康的貓咪通常充滿好奇心,喜歡到處探險、追逐玩具。如果你的貓咪突然變得不愛動、整天都在睡覺,甚至開始躲在衣櫃、床底下不出來,這代表牠可能很不舒服。這種嗜睡或躲藏的行為,是貓咪生病時很常見的表現。
6. 排便、排尿習慣改變
貓咪的排泄物就像是健康晴雨表,可以反映出牠的身體狀況。如果你發現貓咪大便顏色變深、變黑,可能代表腸胃道有出血的狀況。此外,如果貓咪一直跑廁所,或是尿尿時有血尿,都可能是膀胱或泌尿系統出了問題,甚至可能是膀胱腫瘤引起的。
7. 呼吸急促、喘氣聲變大
正常的貓咪,呼吸應該是輕緩且平穩的。如果你發現牠的呼吸模式改變,變得急促或是有喘氣聲,都必須特別留意。這有可能是癌症導致肺部發炎或積水,讓牠們無法順暢呼吸。
只要發現以上異常,都建議醫院諮詢一下醫師,做一下檢查。此外,當動物進入老年期,都建議定期來醫院做個健康檢查,這樣才能偵測到體表之外不好的東西喔!
貓癌症原因大揭密!誰是致癌元兇?
「我的貓咪這麼可愛,為什麼會得癌症?」相信這是許多貓奴心中的疑問。其實,癌症的發生原因非常複雜,很少是單一因素造成的,但我們可以從已知 的幾個方向來預防。
1. 基因與年齡
就像人類一樣,貓咪的癌症也跟基因和年紀有關係。有些貓咪天生就帶有容易致癌的基因,例如純種貓,可能罹患淋巴癌或血管瘤的機率就比米克斯貓高。
2.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貓咪罹癌很常見的原因。其中,貓白血病病毒(FeLV)和**貓免疫缺陷病毒**(FIV)就是最著名的兩個元兇。如果貓咪不幸感染,罹患白血病或淋巴瘤的機率會大幅增加。所以,施打疫苗、避免與來路不明的貓咪接觸,都是很重要的預防方式。
3. 環境中存在致癌物
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物品,都可能對貓咪造成傷害。
- 二手菸: 研究證實,貓咪長期處於二手菸環境,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會變高。為了你和貓咪的健康,請別讓牠們處於二手菸的環境。
- 除草劑與殺蟲劑: 這些化學物質可能增加貓咪罹患淋巴癌或膀胱癌的風險。如果住家附近有使用這些化學藥劑,回家後記得先幫貓咪擦拭腳掌。
- 過度日曬: 特別是淺色毛的貓咪,如果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紫外線可能會導致皮膚細胞癌化,提高罹患鱗狀上皮細胞癌的風險。
- 石綿: 許多研究顯示,與人類相同,如果貓咪長時間暴露於含有石綿的環境(例如含石綿的建材、工業用材料等),也會增加罹癌的風險,特別是胸腔或腹腔內的腫瘤。
4. 性賀爾蒙影響
貓生殖器官腫瘤與性賀爾蒙有很深的關聯。研究顯示,如果能在貓咪第一次發情前就進行絕育手術,能大幅降低牠們罹患乳腺癌的機率。這就是為什麼獸醫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早期絕育」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公貓結紮指南:公貓結紮費用、年齡、補助資訊總整理)
5. 受傷與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會提高傷口周圍細胞突變的機率,因此當貓咪打疫苗或是其他皮下注射時,有極低機率在注射部位引發注射相關肉瘤(ISS)。雖然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但獸醫們通常會選擇在四肢末端或尾巴等部位施打,萬一真的長出腫瘤,也比較容易進行切除手術。
6. 放射線
雖然放射線治療是抗癌的利器,但研究也指出,如果貓咪接受過高劑量的放射線治療,未來罹患其他腫瘤的風險也會增加,特別是肉瘤類的腫瘤。除非是診斷或治療的必要,平時應盡量避免讓貓咪接觸到放射線。
如何預防愛貓得癌症?
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從日常生活的細節做起,就能大幅降低貓咪罹癌的風險,為牠們的健康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1. 打造無毒環境
- 慎選清潔用品: 許多家用的清潔劑都含有化學成分,雖然貓咪不會直接喝,但殘留在地板或家具上的化學物質,會 間接黏附在貓毛上,貓咪在理毛時就會把這些毒素吃下肚。建議選擇專為寵物家庭設計、天然無毒的清潔產品。
- 拒絕二手菸: 菸霧中的致癌物質對貓咪的危害非常大。如果家中有吸菸者,請務必在戶外吸菸,並更換衣物後再接觸貓咪。
- 避免殺蟲劑: 盡量不要在家中或庭院使用殺蟲劑或除草劑,如果無法避免,也要確保貓咪不會接觸到這些區域。
(延伸閱讀:貓怕什麼味道?常見氣味大解析與安全驅貓指南)
2. 絕育
很多飼主覺得絕育很殘忍,但這真的是防範許多癌症最有效的方法。特別是母貓,早期絕育能大幅降低罹患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的風險。這是所有獸醫都會建議的防癌第一步,也是為貓咪健康做的最重要投資。
3. 做好體內與體外的驅蟲
許多貓咪疾病,甚至是癌症,都可能與蚊蟲或寄生蟲感染有關。
- 定期驅蟲: 不管貓咪有沒有外出,都應該每月定期使用體內外驅蟲藥,防止跳蚤、壁蝨等寄生蟲感染。
- 減少外出: 盡量避免讓貓咪外出,可以降低牠們接觸到外部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風險。
4. 定期接種疫苗
定期施打疫苗不僅能有效預防多種傳染病,也能降低貓咪感染某些可能致癌病毒的機率。打疫苗就像是為貓咪的健康買一份保險,雖然不能百分之百保證,但能讓貓咪在面對病毒時更有抵抗力。
5. 均衡飲食與體重管理
健康的體態是抵抗疾病的根本。肥胖不僅會增加貓咪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的風險,還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增加罹癌的機會。
- 營養均衡: 提供高品質、營養均衡的主食,避免過度餵食零食,才能讓貓咪維持健康的體重。
- 水分補充: 確保貓咪隨時都能喝到新鮮乾淨的水,充足的水分有助於身體的新陳代謝,也能降低泌尿系統疾病的發生機率。
原文授權單位與合作獸醫師
本文引用資料由牧騰生技授權。
- 原文:淺談犬貓癌症
- 作者:黃鈞奕獸醫師
- 學歷:台灣大學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 碩士 台灣大學獸醫學系 學士
- 經歷:
- 現任聯盟動物醫院林口文化院 院長
- 前佳佳獸醫院主治獸醫師
- 前楓樹寵物醫院(香港)主治獸醫師
- 前台大附設動物醫院腫瘤內科主治獸醫師
- 專長領 域:犬貓癌症醫學 一般內外科
- 相關簡介:從台大獸醫學系畢業後,進入台大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鑽研犬貓癌症醫學。取得碩士學位後,到香港楓樹寵物醫院擔任主治獸醫師,接受不同文化與先進技術的衝擊和磨練,然而,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感情沒有改變過,最後選擇回台落地生根。因緣際會下,加入聯盟動物醫院,並在新北林口這邊開設聯盟的第六間分院,擔任分院長,希望盡個人的所學,為每位毛小孩,提供最好的醫療。
相關文章

2025-09-23
毛孩疾病照護
狗狗吐了怎麼辦?教你6招辨別原因與急救處理

2025-09-23
毛孩疾病照護
貓生產中斷怎麼辦?飼主必看貓咪接生攻略!

2025-09-23
毛孩疾病照護
貓咪突然變瘦要當心!愛貓體重下降原因與照護建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