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心臟病症狀、狗狗心臟肥大改善方法一次看!本文從心臟病的早期警訊到治療藥物、副作用與費用,再到心臟病狗狗照顧的飲食、運動與日常管理,完整指南 幫助飼主守護毛孩心臟健康,點擊了解更多!

快速跳轉目錄
狗狗心臟病發作症狀,這些警訊別忽略!
狗狗心臟病的初期症狀不太明顯,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老化的正常現象,經常不小心就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以下整理出狗狗心臟病早期、發作到末期的症狀,讓你能更快判斷,並在需要 時立刻帶牠就醫。
狗狗心臟病早期症狀
如果你的狗狗有以下狀況,建議可以先提高警覺,並找時間帶牠去看醫生:
- 持續咳嗽:尤其清晨或晚上,常見乾咳,可能是心臟擴大壓迫氣管。
- 呼吸急促:休息狀態下每分鐘呼吸超過 40–50 次,就可能是肺水腫。
- 容易疲累:只走幾步路就停下,活動力大幅下降。
- 食慾不佳、體重下降:心臟功能變差會影響全身,導致狗狗胃口變差、體重也跟著往下掉。
- 睡前不安、踱步:呼吸不順時,狗狗可能會難以安定入睡。
此外,如果在日常健康檢查中,獸醫聽到狗狗有「心雜音」,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也建議定期追蹤。
(圖片來源:Freepik)
狗狗心臟病發作症狀
當心臟病惡化,進入「心衰竭」階段,往往狀況會急轉直下,必須馬上送醫急診:
- 突然昏倒或暈厥:狗狗可能會在興奮或激烈運動後,突然昏倒在地,這是很嚴重的缺氧警訊。
- 心跳異常快:小型犬超過每分鐘 140 下、大型犬超過 100 下就要警覺。
- 呼吸困難:牠會大口喘氣,胸口劇烈起伏,甚至張嘴呼吸。
- 舌頭發紫或牙齦蒼白:這是缺氧的典型症狀,因為血液循環不良,舌頭和牙齦會呈現不正常的藍紫色或白色。
- 咳出帶血的粉紅色泡沫:多半是 肺水腫的嚴重徵兆,代表肺部已經充滿液體,狗狗幾乎無法正常呼吸。
- 持續喘氣、發燒或嘔吐:都是病情急速惡化的表現。
- 躁動不安:因為躺下會讓呼吸更困難,狗狗晚上睡不好,一直想找地方坐或站著。
⚠️ 急救觀念:如果呼吸次數比平常快了 20 下以上,或靜止狀態就超過 50 下/分鐘,請保持冷靜並立即送醫。部分飼主會備用利尿劑或氧氣瓶,但仍要在獸醫師指示下使用,千萬別自行延誤治療。
狗狗心臟病末期症狀
當狗狗進入 心臟病末期(ACVIM 分級 D 期),表示心臟衰竭嚴重,治療難度也大幅增加:
- 嚴重呼吸困難:因肺水腫,常見夜間喘氣,或伸長脖子、張口用力呼吸。
- 持續性的濕咳:咳嗽會變得比較有痰或聲音沉重。
- 身體越來越瘦:因為食慾極度不振,體重會快速下降。
- 極度嗜睡、活動力消失:幾乎整天不願意動。
- 腹部腫脹:心臟衰竭可能導致腹腔積液,讓肚子看起來鼓鼓的。
- 後腳無力或癱軟:狗狗可能突然站不穩,甚至後腳發軟無法行走,這可能是因為血液無法順利輸送到下半身,或是心臟問題引起的併發症。
當這些情況發生時,獸醫通常會需要調整藥物劑量,並建議使用更強效的藥物來控制病情。
狗狗心臟病能活多久?狗狗心臟病分級與壽命預期
很多飼主在得知毛孩被診斷出心臟病後,第一個問題就是:「還能陪我多久?」其實,狗狗心臟病的壽命沒有固定答案,會受到 疾病分級、治療配合度與照護方式 的影響。
狗狗心臟病分級
獸醫會根據美國獸醫內科醫學會(ACVIM)的分級標準來判斷病情,了解這個分級,就能對毛孩的狀況有更清楚的掌握,也能知道接下來的治療和照護方向。
以下是針對狗狗最常見的「犬瓣膜退化性心臟病」的分級,你可以對照看看,了解自己的狗狗屬於哪個階段:
分級 | 狀態說明 | 照護重點 |
---|---|---|
A 期 | 高風險群。狗狗本身是好發品種(如小型犬、貴賓犬、查理士王小獵犬等),但心臟結構目前完全正常,也聽不到心雜音。 | 無需用藥,每年定期聽診與檢查 |
B1 期 | 聽診有心雜音,表示血液有逆流情況,但心臟結構還沒有明顯變大。狗狗外觀上沒有任何症狀。 | 無需用藥,建議每半年到一年回診追蹤,透過影像學檢查監測心臟大小變化。 |
B2 期 | 有心雜音,且心臟已經開始變大,功能開始變差。這階段的狗狗仍無症狀,但未來發展成心衰竭的機率較高。 | 獸醫可能會建議開始服用「匹莫苯丹」(Pimobendan),飲食輕度限鈉,定期追蹤 |
C 期 | 狗狗已經出現心衰竭的症狀,例如咳嗽、喘氣或肺水腫。 | 需用藥控制(利尿劑 + Pimobendan),也要嚴格控制飲食和運動,並定期回診追蹤。 |
D 期 | 末期心衰竭。症狀嚴重,對常規藥物反應不佳。 | 強化藥物組合或安寧照護,重點是控制症狀、減輕痛苦,讓狗狗能盡可能舒適地度 過最後時光。 |
狗狗心臟病末期壽命
這部分是很多飼主最難以面對的,但狗狗心臟病的壽命長短沒有標準答案,主要取決於發現的時機、疾病的類型和後續的照護。
- A 期與 B1 期:在這個階段,狗狗的生活幾乎不受影響,壽命通常不會明顯縮短,可以跟一般狗狗一樣活很久。
- B2 期:如果能及早開始藥物控制,有研究顯示可以將症狀出現的時間延後好幾年,讓毛孩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
- C 期:一旦進入這個階段,壽命可能只剩下 1 到 3 年。但這只是一個平均值,只要我們積極配合治療,很多狗狗還是能活得比預期更久。
- D 期:這代表心臟功能已經瀕臨極限。平均壽命可能只剩下幾週到幾個月。這時的照護重點就是「安寧」,盡量讓狗狗舒服,減少痛苦,用愛陪伴牠走完最後一程。
從凝視犬貓專科醫院的衛教資料指出,研究顯示,罹患黏液性二尖瓣疾病(MMVD)而出現心衰竭的狗狗,約 50% 的狗狗會在 9–10 個月內離世,約 80% 在 18 個月內死亡,少數能存活超過 2 年。
而凝心傳動物醫院的衛教文章更指出,擴張型心肌病(DCM) 的狗狗出現症狀後,若無治療,壽命可能不足 1 年,且在杜賓犬身上存活時間更短,若發生心室震顫,甚至可能猝死。
不過要強調的是:並非所有狗狗都會惡化到末期。有些狗狗在 B1 階段能維持多年健康,也有 C 期狗狗透過規律服藥活好幾年。
因此,早期 的預防和診斷,絕對是我們能給毛孩最好的禮物。
狗狗心臟病的原因是什麼?小心這些犬種容易有心臟問題
當我們聊「狗狗心臟病」時,原因不只一種。
獸醫師曾撰文分享,心臟疾病可大致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意思就是生下來就有問題或者是因為退化、感染、腫瘤、寄生蟲及其他疾病等原因造成原本健康的心臟功能受損。」
了解成因,能幫你提早預防、及早就醫。
狗狗心臟肥大原因
當心臟功能受損時,它會為了維持全身正常的血液循環,開始「代償性」地努力工作,然而,這種長期的超負荷工作,會讓心肌越來越厚,心臟也因此變大、變肥。
常見誘因如下:
- 瓣膜退化:二尖瓣、三尖瓣變厚、關不緊,血液逆流 → 心房、心室被迫加班,久了就擴大。
- 心肌收縮力變差:擴張型心肌病(DCM)讓心肌變薄、無力,心臟打不出血,也會越撐越大。
- 先天結構異常:如動脈導管未閉(PDA)、瓣膜狹窄、心隔缺損等,造成錯誤分流與容量負荷。
- 心絲蟲:蟲體堵在右心與肺動脈,讓血流受阻,心臟被迫擴大。
- 長期高鹽飲食/不當餵食:加重液體滯留與循環負擔。
心臟肥大不只會擠壓到周圍的器官,還會導致血液流動不順、心臟功能進一步下降,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當獸醫告訴你狗狗有心臟肥大時,代表心臟功能已經開始出現問 題了。
狗狗心臟病類型:先天性心臟病
獸醫師分享的文章曾提到,先天性心臟病是因為先天發育異常造成的功能問題,常見情況包括瓣膜狹窄、二尖瓣或三尖瓣、主動脈或肺動脈逆流,以及心肌發育不完全導致血液流向錯誤(稱為分流)。」
換句話說,這類疾病是狗狗一出生就帶著的,通常會在幼犬時期被發現。獸醫師也提醒:「在大部分的瓣膜性異常或分流情況下,臨床檢查時多半能聽到不同程度的心臟雜音。」
(圖片來源:Freepik)
所以,飼主在家如果覺得狗狗不太愛動,或運動後容易喘、咳嗽,不妨用耳朵靠近胸壁聽聽心跳聲是否異常。如果有懷疑或拿不準,一定要盡快帶去動物醫院,讓醫師做檢查並安排進一步影像檢測。
狗狗心臟病類型:後天性心臟病
獸醫師的衛教文章也說明,後天性心臟病最常見的是瓣膜退化性疾病,這類問題會讓瓣膜變厚、閉不緊,甚至鍵索斷裂,導致血液逆流、鬱血性心衰竭。嚴重時還會影響呼吸系統、神經系統以及其他器官。雖然部分病例能透過手術修補,但多數還是需要長期藥物控制以維持生活品質。」
- 瓣膜性心臟病(MMVD):主要好發於小型犬。這是因為心臟瓣膜會隨著年紀退化變厚,無法緊密閉合,導致血液逆流,長期下來,心臟會不堪負荷而變大。
這類疾病大多數需要終生 服藥來維持生活品質。根據統計,台灣小型犬門診中,高達一半以上都是二尖瓣閉鎖不全的問題,最常見的品種包括:馬爾濟斯(患病機率最高)、吉娃娃、博美犬、貴賓犬、西施犬、臘腸犬。
除了瓣膜退化,後天性心臟病還有其他成因:
- 心肌功能退化:像擴張型心肌病(DCM),常發生在大型犬。心肌變薄、收縮力下降,血液打不出去,導致心臟擴大。
- 擴張型心肌病(DCM):這類疾病多發生在大型犬身上。DCM 會讓心肌變薄且無力,導致心臟收縮力變差,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打出去,進而讓心臟變得又大又軟,容易發生的犬種包括杜賓犬、大丹犬、拳師犬、黃金獵犬和拉布拉多犬。
- 心絲蟲感染:心絲蟲病經由蚊子傳播,獸醫師特別提醒,台灣地處亞熱帶,心絲蟲的感染率相當高,心絲蟲會寄生在心臟和肺動脈,造成心臟結構的破壞與血管阻塞,危害深遠。
- 感染與發炎:像感染性心內膜炎,由細菌引起,會讓瓣膜受損。
- 腫瘤或其他疾病併發:有時心臟病是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後果。
綜合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心臟病並非單一的疾病,而是由多種原因引起。尤其後天性心臟病通常發生在中老年犬身上,尤其是超過七歲的狗狗風險更高。飼主平常若觀察到狗狗咳嗽、容易喘、活動力下降,務必要盡快帶去檢查,並依獸醫指示規律追蹤。
(延伸閱讀:狗年齡換算攻略!一表看懂狗狗壽命Top10、狗狗年齡對照)
狗狗心臟肥大如何改善?狗狗心臟病用藥與費用
狗狗心臟病目前尚無法根治,但透過 規律用藥、適當飲食與定期追蹤,仍能延緩惡化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以下幫你整理常見治療方式、藥物副作用,以及飼主最關心的費用問題。
狗狗心臟病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Pimobendan(倍多時):最常見的強心藥,可提升收縮力、改善血流。
- 利尿劑(如 Furosemide、Spironolactone):幫助排水,減輕肺水腫或腹水。
- 抗心律不整藥:調整心跳節律,避免危險心律失常。
- ACE 抑制劑: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擔。
如果狗狗咳嗽嚴重,必要時會搭配鎮咳藥、支氣管擴張劑或止喘藥物來緩解。
手術治療
- 二尖瓣修復手術:透過開心手術或導管技術矯正瓣膜,台灣部分醫院已有和國際合作。
- 心絲蟲外科移除:針對嚴重心絲蟲感染。
- 其他新興技術:如瓣膜夾、iASD TEER,視病情與醫院設備而定。
重點提醒:藥物千萬不能隨意停藥或自行調整劑量,否則可能讓病情快速惡化。
狗狗心臟病藥物副作用
雖然多數藥物是狗狗心臟病的救命工具,但還是可能帶來副作用,飼主要多加觀察:
藥物類型 | 常見用途 | 可能副作用 |
---|---|---|
強心藥 | 提升心臟收縮力 | Pimobendan:少數狗狗會嘔吐、拉肚子、心跳加快 Digoxin:劑量過多易中毒,出現食慾下降、心律過慢 Dobutamine:可能誘發心律不整,長期使用會耐受 |
利尿劑 | 排水、減輕肺水腫 | 脫水、低血壓、電解質失衡(尤其是鉀離子不足)、腎功能受影響 |
Spironolactone | 與其他利尿劑合併使用 | 高血鉀、精神不振、飲水頻繁、嘔吐下痢 |
抗心律不整藥 | 控制心跳規律 | 有時會反而引發另一種心律不整,嚴重可能導致昏倒或休克 |
ACE 抑制劑 | 降低血壓、改善心臟功能 | 可能造成低血壓、腎功能負擔,需要定期驗血監測 |
若狗狗出現 咳嗽加劇、精神變差、嘔吐或失去平衡,要立即與獸醫師聯繫。
狗狗心臟病費用
狗狗心臟病屬於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與回診,開銷累積起來不小。以下是費用概算(新台幣):
- 初診與基礎檢查:約 3,000~5,000 元(聽診、血檢、血壓量測、胸腔 X 光)
- 進階檢查:約 4,000~8,000 元(心臟超音波、心電圖、電解質分析)
- 藥物治療:每月 2,000~4,000 元 (ACE 抑制劑、利尿劑、強心劑等長期用藥)
- 定期回診:每 3 個月一次,約 3,000~8,000 元
- 日常照顧:每月 2,000~5,000 元(保健品、特殊飲食、氧氣設備等)
- 手術費用:二尖瓣修復手術約百萬台幣左右
若要計算年度支出,僅靠藥物控制一年大約 要 9 萬元以上;若需要住院或手術,費用可能數十萬甚至百萬。若經濟壓力大,可提早考慮寵物保險,減輕長期治療負擔。
狗狗心臟病照護大補帖:日常飲食、運動與生活管理
狗狗心臟病屬於長期慢性病,藥物控制只是第一步,日常照護才是真正影響毛孩壽命與生活品質的關鍵。下面整理了 飲食、運動、環境、居家監測、洗澡 等面向的重點,幫助飼主在家也能當毛孩的最佳守護者。
狗狗心臟病照護須知
心臟病狗狗需要更細心的生活管理:
- 飲食:避免過胖、低鹽低油,必要時選擇處方飼料。
- 運動:不能完全不動,但要避免劇烈運動。
- 環境:保持恆溫、安靜,減少壓力。
- 情緒:避免過度興奮或緊張,因為情緒會影響心跳負荷。
- 居家監測:每天記錄呼吸次數,掌握第一手警訊。
- 緊急應變:家裡可備氧氣鋼瓶與獸醫開立的急救利尿劑。
狗狗心臟病飲食
當狗狗心臟病進入中期以後,飲食就需要控制。基本原則:
- 維持理想體態,避免肥胖。
- 採低鹽、低油飲食,避免加工零食。
- 搭配老犬飼料或心臟處方飼料。
- 適度補充優質蛋白質(如水煮雞胸肉、白魚)。
- 服用利尿劑的狗狗不宜過度 限鈉,避免低血鈉問題。
狗狗心臟病運動
狗狗心臟病運動就要適度。避免奔跑、跳躍、長時間劇烈活動,建議每天 5–10 分鐘輕鬆散步,中間休息 3–5 分鐘再散步。
- 運動原則:只要狗狗出現喘、停下不動,就立刻休息。
- 小提醒:完全不運動會讓肌肉快速衰退,反而不利健康。
狗狗心臟病居家監測
每天花 1–2 分鐘觀察,就能大幅降低錯過病情惡化的風險。
- 呼吸次數:休息時正常為 30–40 下/分鐘,超過 40–50 下就要警覺肺水腫。
- 活動力:是否比平常容易累或走幾步就喘?
- 食慾與體重:持續下降要盡快回診。
- 咳嗽狀況:頻繁或夜間咳嗽加重,可能是心臟壓迫氣管。
飼主也可以用手機錄下狗狗呼吸或咳嗽的樣子,回診時給獸醫判斷更準確。
心臟病狗狗能不能洗澡?
心臟病狗狗洗澡需要特別小心,尤其是病情嚴重時,就應該避免洗澡。原因是水流、吹風和環境變化都可能讓狗狗情緒緊繃,導致心跳急速加快。根據經驗,老狗若心臟瓣膜狀況不佳,情緒或心跳突然加快,確實有機會造成瓣膜拉扯甚至斷裂。
因此,洗澡時務必遵守以下原則:
- 水溫控制:使用溫水(約 35–38℃),避免過冷或過熱。
- 縮短時間:盡快完成,全程不超過 10 分鐘。
- 動作輕柔:避免大 力沖水或強烈吹風,減少緊張感。
- 觀察反應:若出現喘氣、過度疲倦、臉色蒼白等異常,要立即停止並讓狗狗休息。
若狗狗屬於 C 期或末期心衰竭,建議暫停洗澡,改用濕毛巾擦拭、乾洗粉或清潔布替代。
⚠️ 特別提醒:也不要太常把心臟病狗狗送去美容店洗澡,建議避免使用烘箱或長時間高溫吹乾,也要防止突然的溫差環境(例如冬天從暖房抱到冷空氣中),這些都會加重心臟負擔。
原文授權單位與合作獸醫師
本文引用資料由牧騰生技授權。
- 作者:吳俊瑩獸醫師
- 現職:人人動物醫院-埔心分院院長
- 學歷:
- 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
- 國立嘉義農專獸醫科
- 專長:心臟超音波及一般內科
相關文章

2025-09-23
毛孩疾病照護
狗狗吐了怎麼辦?教你6招辨別原因與急救處理

2025-09-23
毛孩疾病照護
貓生產中斷怎麼辦?飼主必看貓咪接生攻略!

2025-09-23
毛孩疾病照護
貓咪突然變瘦要當心!愛貓體重下降原因與照護建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