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洗澡總是手忙腳亂?本文是幫狗狗洗澡的完整指南,從水溫、頻率到沐浴乳挑選,我們整理了所有狗狗洗澡注意事項,讓您看完就能一次上手。立即點進來,學習如何輕鬆幫毛孩洗個舒服的澡!

狗狗洗澡有什麼好處? 可不只除臭那麼簡單!
幫狗狗洗澡,其實有許多好處,從消除體味、維持毛皮亮麗,到檢查皮膚與耳朵狀況,都是洗澡時能順便做到的事。只要抓對洗澡頻率,不管你家毛孩是活潑愛跑的戶外派,還是宅在家的小懶狗,都能洗得香噴噴又健康可愛。
狗狗洗澡的 7 大好處
(圖片來源:Freepik)
-
消除狗狗體味:狗狗的皮毛容易吸附灰塵、油脂和髒污,時間久了就會開始有味道,尤其長毛犬更明顯。定期洗澡能有效去除異味,讓家裡空氣減少狗狗味。
-
清除寄生蟲與過敏原:喜歡戶外散步的狗狗,毛皮上常會 黏上跳蚤、蜱蟲或花粉。洗澡能沖掉這些不速之客,降低皮膚搔癢、紅疹甚至傳染病的風險。
-
幫毛髮除舊更新:狗狗的毛會自然脫落,洗澡能幫忙帶走廢毛,讓新長的毛更健康有光澤,也避免長毛犬毛打結、拉扯造成疼痛。
-
維持皮膚健康:洗澡時是觀察皮膚的好時機,紅疹、脫毛、傷口等異常都能早點發現並處理,降低皮膚病惡化的可能性。
-
狗狗清耳朵的好時機:洗澡時可以順便檢查耳朵有沒有異味、紅腫或分泌物,及早發現耳炎、耳蟎等問題。
-
減緩皮膚病不適:對異位性皮膚炎或其他皮膚疾病的狗狗,獸醫會建議用專用藥浴來減少發癢、發炎,並控制細菌與黴菌感染。
-
讓狗狗更習慣被照顧:對幼犬來說,及早接觸洗澡流程,可以減少日後洗澡、看醫生或美容的焦慮感。
狗狗多久洗一次最好?
狗狗洗澡頻率沒有絕對的標準,要看狗狗的年齡、品種、活動量和生活環境來決定。
成犬洗澡頻率
大部分健康成犬,夏天 2~3 週洗一次就很足夠,冬天氣候乾燥時,可以適度拉長洗澡間隔到 2 週到 1 個月洗一次。但如果牠經常外出、喜歡滾泥巴,狗狗最短可以 3~7 天洗一次。
幼犬洗澡頻率
幼犬皮膚較脆弱,除非真的很髒,不建議太常洗澡。一般可等滿疫苗施打期後再開始,並使用幼犬專用的溫和洗劑。
小提醒:不建議幫狗狗太常洗澡,因為狗狗的皮膚層數比人類少很多,相對更脆弱,洗太勤勞,會洗掉狗狗身上保護性的油脂,導致皮膚乾燥、發癢甚至更容易感染皮膚病,而有皮膚病的狗狗,請依獸醫指示調整頻率與用藥喔!
幫狗狗洗澡步驟大公開!3 階段狗狗洗澡教學
想讓狗狗洗澡變得不再手忙腳亂,關鍵就是掌握正確的流程與小技巧。以下分成「洗澡前 → 洗澡中 → 洗澡後」三大階段,帶你一步步完成全套狗狗洗澡 SOP,最後還有 5 個實用秘訣,讓你和毛孩都輕鬆享受洗澡時光。
STEP 1.洗澡前的準備事項
洗澡前的準備,能決定整個過程的順暢度。建議先做好以下幾件事:
- 修剪指甲:避免狗狗緊張時抓傷自己或你。
- 散步放電:先帶狗狗運動一下,洗澡時就不會精力過剩亂動。
- 梳理毛髮:從毛尾開始梳,慢慢梳到根部,先把打結的毛弄開,洗起來更乾淨也不會拉扯疼痛。
另外也別忘了準備狗狗洗澡的專用工具:
- 寵物專用梳毛刷
- 專用狗狗洗澡沐浴乳(依膚質、毛髮選擇)
- 潔耳液(可搭配洗澡一起清耳朵)
- 吸水力強的浴巾
- 低噪音、可調溫的吹風機
- 臉盆或水瓢(避免水柱嚇到狗狗)
- 零食(洗完給小點心,讓牠對洗澡有好印象)
另外飼主可以準備一張小板凳,因為幫狗狗洗澡可能要花 15 分鐘到 1 小時,坐著會輕鬆很多。
STEP 2. 狗狗洗澡教學步驟
(圖片來源:Freepik)
- 由下而上打濕毛髮:用溫水從腳到身體慢慢打濕,最後再濕頭,避免水直接沖到臉和耳朵。
- 全身搓洗:擠適量寵物洗毛精在手中先搓開,再順著毛流輕柔搓洗,重點清潔鼠蹊部、腋下、腳趾縫等容易藏污的地方。
- 依序清洗:建議按照「脖子→肩膀→背部→胸口→腰→屁股→尾巴→頭部」順序,從軀幹、四肢,最後再到頭部,沖水同樣由下往上,沖頭時要遮擋額頭並壓住耳朵,避免水和泡泡進入耳道與眼睛。
- 徹底沖乾淨:確保泡泡完全沖掉,摸起來沒有滑感就完成。
- 洗澡時清耳朵(選擇性):在沖洗完身體後,滴入適量潔耳液到耳道,按摩耳根數次,讓耳垢溶解,讓狗狗自行甩出,再用紙巾或棉花擦去外耳髒汙。(⚠️切勿使用棉花棒,小心會把耳垢往深處推入、也容易傷害到耳道!)
通常大多數飼主會幫毛孩洗兩次,第一次是帶走毛髮上的髒污與細菌,所以主要著重身體清洗,第二次則是深層清潔肌膚,會加強四肢、屁股、毛尾等容易藏污部位。
STEP 3. 洗澡後,擦乾、吹乾缺一不可
洗澡後,毛孩全身溼漉漉的,這時候記得要先擦乾再吹毛喔!
- 用浴巾擦乾水分:以按壓方式吸水,逆毛、順毛交替,不要大力搓揉,避免毛躁打結。
- 溫熱風吹乾:吹風機與身體保持約 30 公分距離,邊吹邊梳毛,確保毛根也乾透,避免潮濕滋生黴菌。
- 獎勵時間:洗完立刻給零食或玩具,讓牠記住洗澡是好事。
狗狗洗澡實用小技巧!學會這 5 招,狗狗洗澡更輕鬆!
- 事先分裝沐浴乳:將沐浴乳加水稀釋裝進小瓶子,洗的時候直接倒,省時省力。
- 準備止滑墊:止滑墊可以讓狗狗在浴室站得更穩,降低緊張感,也避免滑倒。
- 找到適合的洗澡位置:有些狗狗排斥浴缸,可以用牽繩預留繩長,在狗狗有一定轉身空間的狀況下洗澡,也有些狗狗喜歡站在椅子上洗,建議可以觀察狗狗偏好再決定。
- 專業美容或自助洗:特殊毛質或長毛犬可考慮到美容院或使用自助洗設施,減輕在家清理的壓力。
- 日常適應訓練:平時可以加入訓練,多練習讓狗狗站在止滑墊上,用毛巾擦拭身體,減少對洗澡的抗拒感。
7 大狗狗洗澡地雷!狗狗洗澡注意事項、常見錯誤要小心!
雖然幫狗狗洗澡是日常清潔的重要環節,但如果方法不對,反而可能造成皮膚受傷、心理陰影,甚至引發疾病。以下整理 7 個常見錯誤與危險情況,並提供替代方案,讓毛爸媽幫狗狗洗澡更安全、更安心。
(圖片來源:Freepik)
1. 狗狗洗澡溫度太高
狗狗的理 想洗澡水溫應接近體溫,約 37.8~39.4°C。水太熱可能燙傷,太冷則會讓牠著涼甚至害怕洗澡,建議飼主可先用手臂內側測水溫,確保溫度舒適。
2.水柱過強或直接沖臉
蓮蓬頭水壓過強,可能嚇到狗狗,甚至沖傷皮膚或眼睛。因此務必從後背或四肢開始以小水流沖洗開始,讓牠慢慢適應。
若狗狗洗澡時,水或泡泡不慎用到眼睛,可立即用小罐生理食鹽水沖洗,並觀察是否有紅腫不適。
3.選錯洗毛精
人用肥皂或沐浴乳的成分對狗狗來說刺激性太強,建議平時選用寵物專用洗毛精,尤其有皮膚病的毛孩,更需要使用獸醫推薦的狗狗皮膚病沐浴乳或藥浴產品。
另外,通常狗狗洗藥浴時,獸醫會建議讓藥用洗毛精停留在皮膚上 10~15 分鐘,期間由於狗狗身體溼答答,容易感冒,請飼主務必可使用暖風機或關閉門窗,幫狗狗保暖。
4.洗澡頻率太高
狗狗皮膚層比人類薄太多,洗太頻繁會洗掉保護性油脂,導致乾癢、紅疹,大多數健康狗狗 2~3 週洗一次即可,有體味或髒污再適度增加。若狗狗有皮膚病,洗澡頻率則依獸醫師建議為主。
5.吹毛方式錯誤
吹風機溫度太高會燙傷皮膚,聲音太大吹太久,則會讓狗狗焦躁不安。建議飼主可選用靜音吹風機,溫熱風與狗狗保持 30 公分距離,邊吹邊梳毛,加快乾燥。
6. 梳毛太粗魯
洗澡前後的梳毛時間,如果用力過猛或梳子太硬,都容易拉扯毛髮,造成狗狗疼痛。建議選擇適合的梳子,例如短毛犬通常需要橡膠或硬毛梳,長毛犬需要針梳或排梳,並確保力道輕柔。
7.未注意狗狗不適合洗澡的情況
有些情況下狗狗不適合洗澡,強行清洗會增加生病風險,包括:
- 出生未滿 3 個月的幼犬
- 剛打完疫苗 1~2 週內
- 生病中、剛手術或有外傷
- 發情期、懷孕或哺乳期
- 剛激烈運動完或剛吃飽(建議間隔 1 小時後,待代謝平穩再洗澡)
狗狗洗澡常見問題 Q&A
幫狗狗洗澡,看似簡單卻有不少細節。以下整理出飼主最常搜尋的 6 個問題,讓你一次搞懂,避免踩雷,也能讓毛孩洗澡更舒服。
Q1. 狗狗很怕水,怎麼辦?
狗狗怕水的原因,可能是對水聲敏感,也可能討厭水碰到身體,或有過去有不愉快的經驗。
飼主可以嘗試先用小水流或水瓢從腳部開始慢慢打濕,搭配零食和玩具轉移注意力,並避免直接用水沖臉,改用濕毛巾或海綿擦拭,循序漸進讓牠習慣水的感覺,這樣狗狗就能逐漸克服對水的恐懼。
Q2. 狗狗洗完澡一直抓癢是正常的嗎?
狗狗洗完澡後抓癢,如果皮膚沒有紅腫脫毛,大多是因為洗毛精殘留或皮膚太乾。
首先,飼主應確認有徹底沖乾淨,並適度降低洗澡頻率,若懷疑皮膚疾病則需詢問獸醫是否適合進行藥浴,這樣才能有效減少狗狗的搔癢問題。
Q3. 可以用人用的沐浴乳幫狗洗澡嗎?
不行!狗用人的沐浴乳會刺激皮膚,因為狗狗皮膚層比人類薄,酸鹼值也不同。即使是嬰兒沐浴乳,也可能引起紅腫、掉毛或過敏,而且不容易沖乾淨,殘留物還可能被狗狗舔進肚子裡。因此應選擇專為狗狗設計的寵物洗毛精。
Q4. 狗狗洗澡咬人要怎麼處理?
狗狗不喜歡洗澡甚至咬人,通常是因為恐懼、焦慮或過去有負面經驗。建議飼主可以先使用零食誘導建立正向聯想,並戴上嘴套或頭圍確保狗狗和自身安全,保持安靜的洗澡環境,必要時尋求專業訓練師或獸醫協助,這樣狗狗才會逐漸減少用咬人表達不安的行為。
Q5. 狗狗洗完澡還是臭,可以增加洗澡頻率嗎?
不建議!有些狗狗確實天生體味重,就算一個禮拜洗一次澡,味道也可能很快冒出來,但不建議過度增加洗澡頻率,可以改用免沖洗護毛產品、保養油或定期梳毛、清耳朵與擦腳掌的方式,這樣就能更持久地維持狗狗的清香。
相關文章

2025-08-26
毛孩日常清潔
貓砂多久換一次?清潔頻率、種類優缺點一次搞懂!

2025-08-25
毛孩日常清潔
貓毛過敏全指南!了解過敏症狀、原因,教你6大方法改善!

2025-08-22
毛孩日常清潔
怎麼幫貓咪刷牙?正確刷牙步驟與常見錯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