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疥蟲治療不複雜,只要及早發現、遵循獸醫指示,配合正確的耳道清潔和藥物使用,絕大多數案例都能痊癒!本文將帶你了解完整的耳疥蟲治療流程,從症狀辨識到預防措施,陪伴毛孩恢復健康舒適的生活一點也不難。

如何判斷寵物是否感染耳疥蟲?
當你的愛寵頻繁搔抓耳朵時,可能正是耳疥蟲感染的警訊,及早識別寵物耳疥蟲感染的症狀,能夠避免病情惡化,減少寵物的痛苦與治療時間。
許多飼主在寵物出現明顯不適之前,往往忽略了耳朵的細微變化。翻開寵物的耳廓,仔細觀察耳道內部是否有異常分泌物、紅腫現象或散發異味。這些簡單的日常檢查,有助於在疾病早期就發現問題,讓治療更加順利。
當貓咪出現這些症狀要特別注意
貓咪耳疥蟲感染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耳朵內出現大量深褐色或黑色的乾燥蠟狀分泌物,這些分泌物看起來就像咖啡渣一樣,堆積在耳道內部。如果你發現貓咪耳朵裡有這種特殊的分泌物,幾乎可以確定是耳疥蟲在作怪。
除了分泌物之外,感染貓咪耳疥蟲的貓咪還會表現出明顯的行為變化,牠們會用後腳猛烈抓撓耳朵,甚至抓到皮膚破損出血。有些貓咪會不停地甩頭,試圖將耳朵裡的異物甩出來。
以下是貓咪感染時常見的耳疥蟲症狀:
- 頻繁搔抓耳部:用後腳持續抓撓,造成耳朵周圍脫毛或皮膚損傷
- 用力甩頭:試圖甩出耳內的不適感,動作明顯且頻繁
- 耳道紅腫發炎:耳道內壁呈現紅腫狀態,觸摸時貓咪會感到疼痛
- 散發異味:耳朵會發出難聞的臭味,與平常不同
- 行為焦躁不安:因為耳朵極度搔癢而變得煩躁,食慾可能下降
當你嘗試檢查貓咪耳朵時,如果牠出現強烈的抗拒反應,將頭傾向一側,或一碰就發出哀叫聲,這時候千萬不要強行檢查,應該儘快帶牠就醫。有些貓咪甚至會因為耳朵疼痛,出現聽力下降的現象。
狗狗感染後的典型行為改變
狗狗感染耳疥蟲時,最容易觀察到的就是牠們會經常用腳抓撓耳朵。與貓咪不同的是,狗狗還會在地上摩擦頭部,試圖緩解耳朵的搔癢感。這種摩擦行為可能發生在地板、地毯或牆角等地方。
當耳疥蟲症狀持續惡化時,狗狗會頻繁搖頭,動作幅度比平常大得多。耳朵周圍可能出現脫毛或抓傷的痕跡,皮膚變得粗糙甚至破損。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狗狗的耳朵內一樣有類似咖啡色的分泌物。
狗狗感染後可能出現以下行為變化:
- 持續抓撓耳朵:用後腳不停地抓,甚至在睡覺時也會突然醒來抓耳朵
- 在地面摩擦頭部:將頭側向地面摩擦,試圖止癢
- 聽力明顯下降:對主人的呼喚反應變慢,需要更大的聲音才有反應
- 觸碰耳朵時哀鳴:當耳朵被觸摸時會發出痛苦的叫聲
- 頭部傾斜:將頭歪向患側,試圖減輕不適感
如果狗狗的耳道出現黃綠色分泌物、散發惡臭、耳道明顯紅腫,這表示已經併發細菌感染,後續將造成化膿性外耳炎甚至中耳炎,病情變得更加複雜。
無論是貓咪或狗狗,一旦發現寵物耳疥蟲感染的可疑症狀,都應該立即尋求獸醫協助。拖延治療不僅會讓寵物承受更多痛苦,也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聽力損傷或其他嚴重併發症。
耳疥蟲治療的開始:診斷與用藥準備
展開有效的耳疥蟲治療計畫前,飼主需要先了解完整的診斷過程與準備步驟,獸醫治療耳疥蟲的成功率取決於這些前置作業是否確實執行,因此每個環節都不容忽視。
帶寵物就診時,獸醫會透過專業檢查來確認感染狀況。與此同時,飼主也需要準備好相關的治療用品和清潔工具,才能在返家後持續進行完整的護理療程。
專業診斷流程的環節
獸醫治療耳疥蟲的第一步就是進行詳細的臨床檢查,醫師會先詢問寵物的病史,包括症狀出現多久、是否接觸過其他患病動物等資訊,這些背景資料能幫助獸醫更準確地判斷感染來源。
接著,獸醫會使用耳鏡仔細觀察耳道內部的狀況,檢查重點包括耳道是否有紅腫發炎現象,以及分泌 物的顏色和質地,深褐色或黑色的乾燥耳垢通常是耳疥蟲感染的典型特徵。
最關鍵的診斷步驟是耳垢採樣鏡檢,獸醫會取少量耳垢樣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確認是否有活動的耳疥蟲蟲體,此檢查能百分之百確診感染情況。
檢查過程中,獸醫也會評估是否有繼發性感染。細菌或真菌可能趁著耳道受損時入侵,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根據檢查結果,醫師會為每隻寵物制定個別化的治療方案。
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
目前治療耳疥蟲的藥物主要分為注射型、外用型 2 大類。注射用伊維菌素是相對常見的選擇,標準劑量為體重每公斤使用 0.3 毫升,間隔 7 天重複注射 1 次,直到完全消滅蟲卵和成蟲。
耳疥蟲藥膏和滴劑則適合居家使用,這類外用藥物含有殺蟲成分,能直接作用於耳道內的寄生蟲。滴劑的優點是容易滲透到耳道深處;藥膏則能在耳朵表面形成保護層。
選擇藥物時需要考慮幾個因素:
- 寵物的年齡和體重:幼貓幼犬可能需要調整劑量
- 感染的嚴重程度:輕微感染可能只需外用藥物
- 是否有併發症:中耳炎需搭配抗生素治療
- 寵物的配合度:不易操作可選擇注射方式
獸醫可能會開立敵百蟲溶液作為輔助治療。配製方法是在 100 毫升水中加入 0.5~1 克敵百蟲,溶解後用棉簽清理耳道,這種溶液每天需要使用 2 次,持續一段時間才見效。
飼主務必遵循獸醫指示用藥,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或提前停藥。即使症狀改善,也要完成整個療程,否則可能導致復發。有些耳疥蟲藥膏可能引起輕微刺激感,屬於正常現象,但若出現 嚴重過敏反應就需立即回診。
備妥必要的清潔工具
治療期間需加強耳道清潔,以下是治療前必備的工具清單:
- 寵物專用潔耳液:選擇溫和不刺激、含抗菌成分的產品
- 醫療級棉花球:每次清潔需準備 3~4 顆棉球
- 乾淨的衛生紙或紗布:用於擦拭和吸收多餘水分
- 小型手電筒:協助照亮耳道進行檢查
- 伊麗莎白項圈:防止寵物抓撓耳部造成二次傷害
好的潔耳液不僅能軟化耳垢,還能維持耳道的酸鹼平衡,購買時要確認產品適合貓咪或狗狗使用,因為兩者的耳道結構略有不同。
棉花球要選擇吸水性好的醫療級產品,使用時將潔耳液倒一些沾濕整顆棉花球,確保棉球充分吸收清潔液。貓狗的耳道構造與人類完全不同,牠們的耳道呈現 L 型彎曲,而不是直線型設計,因此絕對不能使用棉花棒清潔,以免傷害脆弱的耳道組織。
清潔外耳可先用沾濕的棉花球輕輕擦拭外耳廓和可見的耳道入口,動作要溫柔,避免過度摩擦造成不適,清潔後讓耳朵自然風乾,或用吹風機的低溫模式輕輕吹乾。
所有工具使用前後都要保持清潔衛生,定期更換棉花球和紗布,以防重複使用造成交叉感染。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就能為接下來的治療過程打下好的基礎。

寵物耳 道清潔與藥物施用步驟
整個過程需要溫柔且穩定的手法,如果寵物還不適應深層清理耳朵,飼主可以先從撫摸耳朵開始訓練。逐步給予獎勵後,慢慢進展到清潔外耳,最後再嘗試清潔耳道內部。
耳道清潔的 5 個標準步驟
清潔耳道是所有治療程序的基礎,乾淨的耳道能讓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加速毛孩康復。以下是經過獸醫認證的標準清潔流程。
步驟一:環境與工具準備
選擇光線充足且安靜的空間進行清潔,將寵物安置在舒適的位置,準備好潔耳液、衛生紙或紗布、以及手電筒等工具,保持冷靜的態度能讓寵物感到安心。
步驟二:檢視耳道狀況
輕柔地翻開寵物的耳廓,用手電筒照射耳道內部、觀察污垢的顏色和數量、判斷清潔的難易程度,如果發現紅腫或異常分泌物,應特別小心處理。
步驟三:正確倒入潔耳液
將潔耳液瓶口輕輕放入耳道開口處,注意不要插入太深,緩慢擠入約 0.7~1 毫升的潔耳液,直到液體充滿整個耳道,貓狗的耳道呈現 L 型構造,液體會自然流入深處。
步驟四:按摩耳根促進溶解
用一隻手的手指輕輕蓋住耳廓,另一隻手按摩耳朵根部約 30 秒,你會聽到潔耳液在耳道內「咕嚕咕嚕」的聲音,這代表液體正在溶解耳垢。充分按摩能提升清潔效果。
步驟五:清理甩出的污垢
放開寵物讓牠自然甩頭,將溶解的耳垢和多餘潔耳液甩出。最後用乾淨的衛生紙或紗布,輕輕擦拭外耳道和耳廓的髒污,切記不要使用棉花棒深入耳道,以免將耳垢推入更深處或造成耳道受損。
耳疥蟲如何預防:降低寵物再次感染的風險
完成治療後,建立正確的預防習慣能有效避免耳疥蟲再次找上門。健康的貓狗建議每 2 週使用寵物專用潔耳液進行深度清潔,平時每週用無酒精濕巾輕擦外耳即可,過度清潔反而會破壞耳道天然保護層,增加感染風險。
垂耳品種如馬爾濟斯、黃金獵犬需要特別注意,這些狗狗的耳道通風性比較差,洗澡後務必用吹風機將耳朵完全吹乾,避免潮濕環境滋生寄生蟲,定期修剪耳道周圍毛髮也能改善通風狀況。
定期清洗寵物睡墊、毛巾和玩具,使用稀釋消毒水清潔地板進行環境管理,家中若有多隻寵物,發現任一隻感染時應立即隔離,並為其他寵物進行預防檢查。
接下來就是留意均衡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和 Omega-3 脂肪酸,強化皮膚健康和免疫系統,同時避免讓寵物接觸流浪動物,減少交叉感染機會。
耳疥蟲生命週期約 3 週,確保所有蟲卵都已消滅才算真正根除,因此治療結束後應持續觀察至少 1 個月。每週檢查耳朵狀況,定期帶寵物給獸醫做健康評估,是預防復發的不二法門。
相關文章

2025-11-21
毛孩疾病照護
人感染耳疥蟲症狀有哪些?從寵物傳染風險到必做的防護措施說明

2025-11-19
毛孩疾病照護
狗皮膚黴菌感染怎麼辦?感染原因、治療方式、預防方法一次看!

2025-11-19
毛孩疾病照護
狗狗皮膚病長膿包、紅疹、結痂?9 大疾病種類與治療費用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