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皮膚黴菌感染怎麼辦?感染原因、治療方式、預防方法一次看!

2025-11-19

毛孩疾病照護

作者:早安毛健康編輯部

狗皮膚黴菌感染是許多飼主常見的困擾,看著毛孩因為搔癢、脫毛而難受,飼主不僅心疼,也擔心黴菌會傳染給家人。本文將深入探討狗狗黴菌感染的成因、治療方式,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幫助你與狗狗安心健康生活。

狗皮膚黴菌感染怎麼辦?感染原因、治療方式、預防方法一次看!

狗狗皮膚黴菌是什麼?出現這 6 個症狀要注意了!

狗狗的皮膚黴菌(也稱為狗癬或皮癬菌病)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感染,主要由犬小芽孢菌、石膏樣小芽孢菌及髮癬菌等引起。這些真菌會寄生在狗狗的皮膚上,以角質為食並侵入毛囊,導致皮膚的結構受損,進而影響狗狗的健康。此外要格外注意的是,黴菌具有傳染性,可能會在家庭中不同的寵物之間傳播

(延伸閱讀:狗狗皮膚病種類有哪些?狗狗皮膚病症狀、原因與治療大全!

49.canine-ringworm-1

(圖片來源:Freepik)

狗狗感染皮膚黴菌後,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症狀,常出現在皮膚、耳朵、臉部、四肢或尾巴等部位。以下是狗狗皮膚黴菌常見的 6 個症狀:

1、圓形脫毛斑

黴菌最典型的症狀是局部的圓形脫毛區,毛髮會從感染處呈現「一圈一圈」掉落,看起來像一塊光禿禿的癬斑,有時還伴隨皮膚發紅或輕微腫脹。

2、皮屑增多

黴菌會破壞角質層,使狗狗皮膚乾燥、出現類似頭皮屑的白色碎屑。撥開毛髮時,容易看到皮屑附著在毛根處,嚴重時還會脫屑成塊。

(延伸閱讀:狗狗皮膚有皮屑怎麼辦?常見原因、改善方法與保養重點

3、持續搔癢與抓咬

感染區域會產生刺激感或癢感,導致狗狗經常舔咬、用後腳抓癢、磨蹭地板等行為,甚至會抓破皮膚,引發細菌感染。

4、皮膚紅腫與結痂

黴菌感染後,狗狗皮膚會變得發炎紅腫,嚴重時會形成深色結痂,而結痂可能覆蓋在癢感強烈或破皮的部位,若不處理,感染範圍會持續擴大。

(延伸閱讀:狗狗皮膚黑色結痂怎麼辦?統整5大常見原因與就醫時機

5、斷毛或毛髮脆弱

狗狗受黴菌感染部位的毛髮會變細、變脆,很容易輕輕一拉就斷裂或或自然斷裂掉毛,且摸起來會感覺毛質明顯不同於健康部位。

(延伸閱讀:狗狗掉毛怎麼辦?季節性與異常掉毛完整解析

6、指甲變形或裂開

若黴菌感染到腳趾或指甲,可能會造成指甲變厚、變形、斷裂甚至剝離,導致狗狗出現走路不穩、舔腳掌等行為。

狗狗為什麼會被黴菌感染?常見的 5 大原因大解密!

想要有效預防狗狗感染黴菌,先了解背後成因非常重要。

原因 1:環境潮濕

黴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台灣的氣候正是它們繁殖的天堂。日常生活中,若狗狗的窩墊、地毯如果常處於濕潤狀態,或是室內空氣不流通、濕度過高,就會成為黴菌滋生的溫床

此外,當狗狗洗完澡或淋雨、玩水後,若沒有徹底吹乾,特別是皮膚皺褶處、腳趾間、腹部和毛髮濃密的內層,殘留的濕氣也會讓黴菌迅速壯大。

原因 2:自身免疫力下降

健康的狗狗通常能抵抗環境中的黴菌,但一旦免疫防線變弱,黴菌就會趁虛而入。這種情況容易發生在以下 4 種情況:

  • 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幼犬。
  • 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自然衰退的老犬。
  • 體質虛弱或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的狗狗。
  • 長期處於壓力大或營養不均衡環境的狗狗。

原因 3:皮膚傷口或慢性發炎

狗狗的皮膚是抵禦外界病原的第一道屏障,當皮膚因為受傷或疾病而產生傷口時,就等於向黴菌敞開大門。以下為常見的 3 種受傷情況:

  • 玩耍時造成的擦傷、割傷
  • 因蚊蟲叮咬或過敏導致搔癢,狗狗過度舔舐或抓撓引起的二次傷害
  • 其他**慢性皮膚疾病(如過敏性皮膚炎)**長期存在,導致皮膚防禦力變差。

(延伸閱讀:狗狗身上的蟲有哪些?7種狗狗寄生蟲預防與處理攻略!

原因 4:接觸到受污染的物品或動物

有些黴菌(如皮癬菌)具有高度傳染性,不僅可以在動物與動物之間傳播,也可能透過媒介間接傳染。

  • 直接接觸:狗狗與已感染黴菌的動物(無論是貓、狗或流浪動物)近距離接觸。
  • 間接接觸:共用被污染的物品,例如:梳子、毛巾、睡墊、玩具,或是長期居住在悶熱潮濕且多寵物的收容所或狗舍環境。

原因 5:品種基因影響

某些特定品種的狗狗也會因先天的毛髮特性、皮膚構造或遺傳體質而比較容易感染皮膚黴菌有關。

例如巴哥犬、法國鬥牛犬這類皮膚皺褶較多的犬種,皺摺間容易悶住濕氣,形成黴菌理想的生長環境。而西高地白梗、德國牧羊犬、約克夏㹴等毛髮濃密、皮膚較為敏感的品種,也可能因毛髮難以快速乾燥或先天膚質較脆弱,增加感染風險。

因此,飼主若飼養上述品種的狗狗,需多加留意日常的皮膚清潔與保持乾燥

狗狗感染黴菌怎麼辦?4 種治療方式一次看!

當狗狗出現黴菌感染時,常見的治療方式包含口服藥、外用藥、藥浴與針劑,而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與分布範圍,獸醫會選擇其中一種或多種方式搭配進行。

以下針對這 4 種治療方式做說明,幫助飼主更清楚了解治療方向。

49.canine-ringworm-2

(圖片來源:Freepik)

治療方式 1:外用藥

外用藥主要針對局部範圍的黴菌感染,例如耳後、腹部或腳趾縫,獸醫大多數會開立抗黴菌藥膏或噴劑進行治療。

藥膏適合用於小範圍患部,能精準塗抹患部,快速緩解紅腫與搔癢;而噴劑則適用於較大或不易塗抹的區域,能均勻覆蓋並滲透皮膚表層。

使用前飼主可以先以生理食鹽水或稀釋的優碘清潔狗狗感染部位,再上藥效果更好。為避免狗狗舔食藥膏,建議使用防舔頭套,提升治療效果

治療方式 2:口服藥

當感染範圍較廣、症狀嚴重,或狗狗對外用藥物反應不佳時,獸醫通常會建議使用口服抗黴菌藥,從體內作用抑制黴菌的生長與擴散,通常口服藥的療程需持續數週以上。

飼主應嚴格依獸醫指示按時服藥,切勿擅自停藥或減量,以免導致病情反覆或產生抗藥性。若狗狗因黴菌搔癢導致皮膚破損,獸醫也可能合併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範圍。

治療方式 3:藥浴

對於黴菌感染範圍較廣或症狀反覆的狗狗,獸醫常會建議搭配寵物藥浴作為輔助療法,其使用的洗劑通常含有抗黴菌成分,能深入毛髮與皮膚皺褶,有效殺死表皮上的黴菌孢子。

藥浴通常建議每週進行 1~2 次,並確保狗狗毛髮完全吹乾,以免潮濕環境再次促進黴菌繁殖。

(延伸閱讀:狗狗洗澡教學!讓狗狗安心的 7 個小技巧與最佳狗狗洗澡頻率

治療方式 4:針劑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例如狗狗無法口服藥物、病情嚴重或有免疫系統問題,獸醫可能會使用注射的方式給予抗黴菌藥物。注射能讓藥效能快速發揮作用,幫助控制感染,有時也會搭配注射抗發炎藥物或抗生素,以減輕紅腫與避免細菌感染。

注射治療需由專業獸醫判斷劑量與頻率,確保療效與安全。

如何預防狗狗感染黴菌?5 大日常照護指南

黴菌不僅會造成狗狗皮膚不適,嚴重時還可能影響整體健康。以下整理出 5 大日常照護指南包括補充營養強化、避免潮濕、定期清潔、梳理毛髮以及定期健康檢查,為你提供最全面的預防對策。

49.canine-ringworm-3

(圖片來源:Freepik)

預防指南 1:補充營養

狗狗的皮膚健康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建議日常可額外讓狗狗補充含有 Omega-3 脂肪酸、鋅、維生素 A、維生素 C、維生素 E、神經醯胺等營養素的保健品,幫助維持肌膚健康,維持對黴菌等外來病原的抵抗力。

(延伸閱讀:狗狗吃什麼對皮膚好?常見護膚食材與餵食建議

預防指南 2:避免潮濕

黴菌喜歡潮濕悶熱的環境,為了抑制黴菌滋生,建議使用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讓居家環境保持濕度在 40~60%,特別是雨季或潮濕地區的飼主更要注意。

此外,幫狗狗洗澡後務必徹底吹乾毛髮與皮膚皺褶處(如耳後、腋下、腳趾縫等)。外出遇雨時也建議穿上防水雨衣,回家後擦乾或清洗髒污,避免水分殘留引發感染。

預防指南 3:定期清潔

狗狗日常接觸的用品也是黴菌的潛在來源,建議定期清洗狗狗睡墊、毛毯、玩具、食器等物品,並保持家中地板、沙發等常活動區域的乾淨整潔。

若狗狗有外出習慣,回家後建議使用寵物專用濕巾輕擦四肢與腹部,以降低黴菌感染風險。

預防指南 4:梳理毛髮

定期幫狗狗梳理毛髮,除了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打結與堆積髒污,更能幫助飼主及早發現皮膚異常,像是紅疹、脫屑、異味或掉毛區域等。

尤其是長毛犬或雙層被毛犬(如黃金獵犬、柴犬柯基),毛髮濃密容易藏濕氣,需每天梳毛、定期修剪來降低感染機率。

預防指南 5:定期健康檢查

許多黴菌感染在早期不易察覺,定期安排年度健檢或皮膚檢查,是維持狗狗整體健康與皮膚穩定的關鍵。特別是曾有皮膚病史、免疫力較差、或正值換季的狗狗,建議每半年回診追蹤一次。

(延伸閱讀:狗狗健康檢查指南!項目、費用、檢查頻率全解析

若發現狗狗有搔癢、舔抓、異常掉毛等症狀時,請儘早就醫確認是否為黴菌感染,以便儘快治療、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動物或家人。

狗狗皮膚的黴菌會傳染給人嗎?狗狗黴菌常見的 3 個問題解答

了解狗狗黴菌感染的傳染性與照護方式,對於飼主和家庭成員的健康都非常重要。以下整理出狗狗皮膚黴菌常見的 3 個問題,包含是否會傳染給人、感染期間能否洗澡,以及黴菌是否會自行痊癒,幫助飼主正確處理狗狗的皮膚問題。

Q1:狗狗皮膚的黴菌會傳染給人嗎?

會,有些黴菌是會傳染給人的! 狗狗身上常見引起黴菌感染的真菌(例如犬小芽孢菌),同時也是會感染人類皮膚的真菌種類。當狗狗帶原或發病時,真菌的孢子可能透過直接接觸或環境散播到人身上,在免疫力較弱的人身上,更容易引起皮膚癬症(例如圓形紅疹、脫皮或發癢)。

因此,在狗狗接受治療期間,飼主務必加強個人防護與環境消毒,不只是為了狗狗,也是為了全家人的健康。

Q2:狗狗皮膚有黴菌可以洗澡嗎?

可以,但方式要特別注意。在黴菌感染期間,幫狗狗洗澡需要使用經獸醫建議的抗真菌專用洗劑,並避免過度頻繁洗澡造成皮膚屏障受損。

重點是洗後一定要徹底吹乾毛髮與皮膚,避免濕氣加劇黴菌的擴散或延長恢復期。建議洗澡前先諮詢獸醫,依據狗狗的膚況與感染程度,選擇適當的療浴頻率與產品。

Q3:狗狗黴菌感染會自己好嗎?

多數情況下,狗狗的黴菌感染無法自行痊癒,尤其是免疫力較差、年幼或年長的狗狗,更容易反覆發作或擴散成大片皮膚病變。如果未經治療,黴菌不僅可能造成長期搔癢、皮膚脫毛硬化,還可能引起二次細菌感染,讓病情更加複雜。

因此,若發現狗狗皮膚出現異常(如圓形掉毛、皮膚泛紅、起屑或搔抓頻繁),請盡快就醫由獸醫師診斷,透過皮膚檢測確定病因後再給予合適治療,才能幫助狗狗真正恢復健康,也能同步保護家庭成員免於感染風險。

以上就是關於「狗皮膚黴菌」的全方位指南。歡迎持續追蹤《早安毛健康》了解更多有關狗狗拉肚子狗年齡換算狗狗搖尾巴等資訊,讓我們陪伴你與毛孩一起健康快樂長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