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須知】食物、用品到訓練, 10 個新手問題一次解答

2025-08-21

寵物知識學堂

作者:早安毛健康編輯部

養貓須知是所有養貓新手入門必做的功課,從準備基本用品,養貓環境布置、了解貓咪吃什麼、日常貓美容到貓訓練技巧。本篇一次整理養貓注意事項、台灣適合養的貓,幫你輕鬆掌握新手該懂的關鍵知識。

【養貓須知】食物、用品到訓練, 10 個新手問題一次解答

養貓前先自我測驗:你準備好了嗎?

在社群看到可愛貓咪照片的時候,你可能也會冒出「我也好想養貓」的念頭。但在你開始查新手養貓準備的資訊前,先靜下來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你真的準備好當貓奴了嗎?

13.knowledge-before-owning-a-cat-1

(圖片來源:Freepik)

以下這 5 個養貓新手須知的拷問,讓你快速檢視自己是不是已經做好準備。

Q1. 你能接受 10~15 年的長期陪伴責任嗎?

  • 貓咪平均壽命在15歲以上,甚至可活到20歲,一旦帶貓回家,就是一輩子承諾。

Q2. 你住的地方可以合法養貓嗎?家人、室友、房東都知道嗎?

  • 不是每個租屋處都歡迎寵物,養之前務必先確認清楚,偷偷養很容易出現糾紛,貓咪也可能因搬家頻繁而焦慮。

Q3. 你有穩定收入可以養貓嗎?

  • 基本養貓費用包含飼料、貓砂、定期驅蟲與疫苗,每月至少要準備 $1,500~$3,000 預算,如果貓咪生病或需要結紮,費用會更高。

Q4. 你每天有時間陪牠玩、清理貓砂盆嗎?

  • 貓咪需要人陪,不是放在家就好,所以你每天至少得有 30~60 分鐘時間與牠互動,貓砂盆也要天天清,不然貓咪可能亂大小便給你看。

Q5. 你能冷靜面對牠半夜喵喵叫、把水打翻的時刻嗎?

  • 貓咪半夜活動,踩你臉、亂喵喵叫都是基本操作,你必須接受貓咪的作息有可能與你不同,並且有心理準備包容牠,或正確的訓練牠。

以上,如果你大多數都能誠實回答「是」,那你可能真的準備好了。 但如果你猶豫或傾向說「不」,也沒關係,代表你還需要更多思考與準備。

畢竟,養貓不只是擁有一隻寵物,而是和新的家人過生活、共同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日常。

養貓新手入門!第一次養貓必備物品清單!

這裡幫你整理出新手養貓須知中最基本的10樣用品,讓你一次搞懂、一次備齊,陪貓咪從第一天開始,就住得舒服、吃得開心。

13.knowledge-before-owning-a-cat-2

(圖片來源:Freepik)

10 個新手必備養貓用品

  • 食物、水(主食、零食、乾淨水源)
  • 貓碗、水碗(建議挑不鏽鋼或陶瓷碗,碗口寬、碗底淺)
  • 貓砂盆、貓砂(貓砂盆大小至少貓體長的 1.5 倍)
  • 舒適的貓窩(紙箱+軟墊也可以,重點是能讓貓安靜休息)
  • 玩具(可先選 1~3 款,之後再視貓咪喜好更換)
  • 貓抓板(常見瓦楞紙、麻繩材質)
  • 梳子(短毛貓用橡膠梳、長毛貓用針梳或排梳)
  • 指甲剪(務必選貓咪專用款)
  • 外出籠(推薦硬殼、有遮光、上掀設計)
  • 清潔用品(濕紙巾、毛刷、除臭劑等)

養貓環境佈置小技巧!套房養貓也不怕!

對貓咪來說,貓咪活動範圍只要約 0.5 坪就足夠,重點從來不是「有多大」,而是垂直空間設計以及養貓空間豐富性。

⭐養貓基本環境分區

建議飼主可將家裡的空間分成以下 4 區:

  • 睡覺區:選擇安靜、有遮蔽的角落,放貓窩或紙箱讓牠躲藏
  • 用餐區:遠離便盆,維持整潔、不潮濕,貓咪吃得安心
  • 如廁區:建議放在通風處,貓砂盆不建議太靠近臥室或窗邊
  • 玩樂區:可以結合跳台、布偶、紙箱打造小型遊樂場

⭐豐富化貓咪的生活環境

13.knowledge-before-owning-a-cat-6

(圖片來源:Freepik)

小坪數套房養貓佈置可善用「垂直空間」貓咪的增加活動量,例如:

  • 加裝層板、貓跳台或櫃子階梯,讓天性喜歡高處的貓咪能夠有「掌控視角」的安全感,也能促進牠運動。
  • 設置紙箱、遮蔽角落作為「臨時安全區」,讓貓有地方躲避。

不過要記得避免將易碎物、高溫物品放在貓咪可跳躍範圍。以下是其他可以讓貓咪在家更愜意、有趣的方法:

  • 提供不同材質的觸感與刺激:瓦楞紙抓板、軟布小窩、木頭平台都能讓貓咪感到新
  • 每天更換玩具擺放位置:把逗貓棒、球類藏在紙箱、布簾後,刺激牠的探索慾望
  • 使用「藏食玩具」:讓牠花一點腦筋,享受「自己獵到食物」的成就感
  • 窗邊放跳台:窗外的鳥、葉子、陽光就是牠的貓電視,不過一定要做好門窗防護!!
  • 製造高低落差的移動路線:透過層架、跳台、椅子組成「貓咪高速公路」

另外,若是租屋養貓,則要注意需為家具貼上防抓膜或加裝抓板,避免家具損壞被房東索賠,家具方面,可選用移動式跳台與收納型貓窩,方便搬家帶走;如果家中有共用廚房或開放式空間,不適合貓咪走動,可用圍欄、房門限制貓咪進出。

⭐養貓門窗防護怎麼做?

許多飼主喜歡把貓跳台放在窗邊、陽台邊,讓貓咪可以欣賞戶外風景,但當貓咪看到鳥類時,很容易被激起狩獵心而貿然跳出窗外,甚至墜樓喪命。

所以不管家中是哪一種格局,只要有門窗,養貓就要加裝電鍍網、不鏽鋼、鐵網片等紗窗防護!陽台可用塑膠圍網+網夾固定,防止貓咪從縫隙、欄杆處鑽出去。

貓咪吃什麼?養貓食物挑選指南!

貓咪的腸胃不像人一樣雜食,吃錯不只會拉肚子,還可能出現慢性病、腎臟問題。所以選食物這件事,真的一點都不能馬虎!

⭐認識貓咪食物習性:少量多餐、喜歡高蛋白

  • 貓咪是純肉食性動物,需要大量動物性蛋白、脂肪與特定胺基酸(如牛磺酸)
  • 相對來說,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很低,太多容易造成肥胖、挑食
  • 天性偏好「少量多餐」,大多數貓不喜歡吃到一半就有其他貓靠近
  • 喜歡穩定的餵食節奏,突然換食容易導致拒吃或腸胃不適

⭐飼料、罐頭、鮮食怎麼選?常見主食比一比

13.knowledge-before-owning-a-cat-5 (圖片來源:Freepik)

貓的主食通常分為 3 類:飼料、罐頭、鮮食,主流意見對於選擇貓主食眾說紛紜,我們建議依據飼主能力、貓咪習性來調整:

貓飼料(乾食)貓罐頭(濕食)貓鮮食
優點價格親民
保存方便
熱量穩定
水分高
嗜口性強
營養密度高
食材可控
成分透明
缺點水分少,可能影響泌尿道健康價格較高
開封易腐敗
製作麻煩
營養不易均衡
需注意食材安全
建議建議每日 2~3 餐,搭配乾飼料與貓罐頭交替餵食除非做足貓咪營養知識,不建議全鮮食飼養

有些貓咪偏食或挑嘴,建議循序漸進更換主食(例如 7:3 → 5:5 → 3:7 → 全新主食),降低不適風險。

⭐貓咪餵食方式怎麼選?定食法 vs 任食法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貓隻飼養與照顧指南》,貓咪的餵食方法大多可分為定食法、任食法兩種,以下擷取重點:

定食法任食法
簡介少量多餐,每日定時定量給予 3~5 次食物一整天放著讓貓咪自由進食
優點容易控制進食份量
可確保食物新鮮
容易觀察飲食是否有異常
可避免肥胖、挑食
可定時與貓咪互動
不容易讓貓餓肚子
貓咪可自由進食較無壓力
飼主比較省時省力
缺點飼主需配合餵食時間
貓咪可能餓肚子會抗議
貓咪易過度進食、過胖
難以觀察到飲食異常
食物放久容易腐壞變質
多貓家庭難以監控貓進食狀況
適合對象肥胖貓、挑嘴貓、健康管理需求食量穩定、活動量高的年輕貓
建議:若家中多貓,請分開餵食、避免共用碗架,降低食物壓力

⚠️提醒:貓咪一定要多喝水!

貓咪原本在野外習慣從新鮮食物中攝取水分,所以對「喝水」這件事,並不是很主動,但在現代室內飼養環境中,如果平時都吃乾飼料,就容易水分攝取不足,提高腎臟病與泌尿道疾病風險。

以下幾招可以幫助貓咪多喝一點水:

  • 飼料+濕食搭配餵養,自然補充水分
  • 將水碗和食碗分開至少 50 公分,符合貓咪「避開獵場附近水源」的天性
  • 放多個水碗在家中不同角落,提高「貓咪經過就喝一口」的機會
  • 使用循環活水機,有的貓咪喜歡流動水,可刺激牠們飲水意願
  • 水碗材質建議用陶瓷、玻璃、不鏽鋼,避免塑膠殘留細菌或味道
  • 每天至少清洗一次水碗,保持乾淨無異味

切記:不建議使用滾珠飲水器,容易造成飲水不足、口腔受傷。

貓貓美容從日常做起!梳毛、剪指甲到洗澡方法整理

很多人以為貓咪都會自己洗乾淨,但其實「自理 ≠ 不用幫忙」,家貓還是需要飼主幫忙維持皮毛與清潔健康,才能預防毛球與異味。

13.knowledge-before-owning-a-cat-4

(圖片來源:Freepik)

怎麼幫貓貓梳毛?哪些貓品種需要每天梳?

貓咪雖然會自己梳理毛髮,但如果舔下肚的毛太多,就容易形成毛球,卡在胃裡難以消化,所以飼主還是需要定期幫貓梳毛:

  • 長毛貓(如波斯貓):建議每天梳 1 次,避免打結卡毛
  • 中長毛貓(如緬因貓、異國短毛貓):每週至少 1~2 次
  • 短毛貓(如暹羅貓、阿比西尼亞貓):每週 2~3 次

✨小提醒:有些短毛貓的毛比較緊實,梳毛時可稍微加點力道,但要注意觀察貓咪反應,不可太粗魯。

貓咪需要洗澡、刷牙、清耳朵嗎?

大部分貓咪會自我清潔,所以不需要像狗那樣定期洗澡,但如果牠真的很髒、出門玩回家、有油污或皮膚問題,還是得幫貓洗澡。

  • 通常貓洗澡頻率 1~2 個月一次即可,並建議選用「貓咪專用洗劑」
  • 如果貓咪真的很怕水,可考慮使用濕紙巾、乾洗粉代替清潔

✨小提醒:不建議強迫貓洗澡,以免破壞人寵之間的信任關係,比較好的做法是先練習適應水聲,再慢慢進入浴室,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至於刷牙和清潔耳朵,也是維持貓咪健康的重要事項!

  • 刷牙:可用貓咪專用牙膏+紙巾/矽膠指套/牙刷擦拭,建議每週 2~3 次。
  • 耳朵清潔:使用貓咪用耳液+脫脂棉輕輕擦拭外耳,建議每週 1 次或有分泌物再清理。

✨小提醒:記得不要用棉花棒深入耳道,容易戳傷耳膜!

幫貓剪指甲會抓狂怎麼辦?教你漸進式訓練法

另外,日常還得幫貓剪指甲。不過,很多貓咪一看到指甲剪就開始逃跑,推薦新手飼主可以慢慢拆解刷牙步驟,逐步建立貓咪的信任感。

幫貓刷牙減敏訓練步驟建議如下:

  1. 日常觸摸訓練:先讓貓習慣你摸牠的前腳、手肘、輕輕捏出指甲
  2. 讓貓習慣剪刀出現:拿給牠看,遠遠擺著都可以,建立「不會馬上發生壞事」的連結
  3. 剪一點點就給大獎:只剪 2~3mm,立刻給零食
  4. 不求一次全剪完:有時剪一支就收工,讓貓覺得「還可以接受」很重要

✨小提醒:**剪透明尖端就好,千萬不要剪到血管!**之後剪指甲頻率可約每 3~4 週一次即可。

貓能訓練嗎?教出守規矩的貓咪請這樣做!

對於貓咪無法訓練是一個很常見的誤解,其實只要用對方法,也能教出守規矩的天使貓咪!

⚠️新手養貓須知,這些處罰方式請避免!

很多人會在網路上看到各種偏方,像是:

  • 拍打貓咪、戳喉嚨、彈鼻子、拎後頸
  • 用水噴臉、關籠懲罰、硬抱強摸
  • 貓咪咬人就咬回去、朝牠大吼

但這些都屬於處罰型教育,不僅無法讓貓咪理解錯在哪,還可能破壞人貓關係,讓貓咪更疏離,或是引發貓咪的壓力,產生攻擊行為或異常舔毛,甚至讓貓變得更膽小、不信任人類。

想要訓練小貓不咬人、變親人,或處理貓的行為問題,最重要的是「用正向強化,建立信任」。

13.knowledge-before-owning-a-cat-3

(圖片來源:Freepik)

訓練第一階段:設置安全環境,讓貓咪有地方安心躲藏

對於剛帶回家的貓咪,請給牠一個可以完全躲起來的空間(例如紙箱、衣櫃角落),保持不主動打擾、不盯著看、不強迫接觸,靜靜等待,直到牠願意出來活動,表示開始初步有安全感了。

訓練第二階段:減少與人的距離,讓牠習慣有人在附近

接著,你可以透過投餵零食拉近距離,例如一開始投到貓咪兩公尺前方,再慢慢將距離縮短,並且每次進步都給予獎勵(例如肉泥、小魚乾)。

同時注意觀察貓的反應,如果發現牠壓耳朵(開飛機耳)、哈氣,就表示給予的壓力過大,要退一步。

訓練第三階段:進階互動訓練,讓貓咪習慣被碰觸

再來,等貓咪熟悉人類的存在後,可嘗試與之互動,建議從臉頰 → 下巴 → 耳朵 → 後腦 → 背部的順序慢慢進行,並且每次成功觸摸都給予零食獎勵。

再慢慢過渡到剪指甲、抱貓咪等動作,以上所有進度都應該慢慢來,並採取大動作拆成小步驟的原則,每成功一步都給獎勵。

小細節決定訓練成敗!以下原則請注意:

  • 眼神:不直視牠,用緩慢眨眼或側眼看牠比較安心
  • 身體語言:用側身靠近,不要從正面突然靠近
  • 動作:一律「慢動作」,包括撿東西、開籠門、摸頭
  • 聲音:輕聲細語、避免突然大聲嚇到牠
  • 氣味:身上盡量不要有其他動物味,貓咪對氣味非常敏感
  • 選擇權:每一次互動都讓貓咪「可以選擇靠近或不靠近」

只要過程中發現貓咪抗拒,就表示進度太快,請退回上一階段重新建立信任。

訓練第四階段:貓咪社會化訓練,打造安心又放鬆的生活能力

當貓咪適應家人以後,下一步我們要透過社會化訓練,幫助牠培養自在地面對新環境、接受陌生人,甚至乖乖進外出籠看醫生的能力。

通常貓咪社會化的黃金時期是 4 個月以下,如果這時期能多接觸各種人事物,獲取正向經驗,長大後就會比較穩定不怕人。那如果是已過黃金期的成貓?別擔心,牠也可以重新社會化!關鍵是按照牠的步調,搭配零食正向引導,不強迫、不處罰

以下這些社會化練習,無論是幼貓還是成貓都很適合:

  • 習慣外出籠:平時就讓貓咪在籠子裡玩耍、睡覺,讓牠覺得這是安心的小窩,而不是只能去醫院用的東西。
  • 看獸醫前先吃點心:還沒生病前就多帶貓咪去獸醫院門口晃晃、吃個肉泥,這樣就不會把醫院跟恐懼連結在一起。
  • 接觸陌生人:請朋友來家裡坐坐,讓貓咪慢慢習慣有人來訪。可以從遠距離觀察、聞聞鞋子開始,不急著被摸。
  • 遠觀孩子玩耍:讓貓咪在高處觀察小朋友的聲音和動作,有助於未來更冷靜地面對活潑的人類。
  • 探索新物品與聲音:可以定期讓貓咪接觸不同的玩具、盒子、材質,或播放輕微的聲音(如電鈴、吹風機),幫助牠適應未來生活中的各種刺激。
  • 多樣化飲食與觸感:讓貓從小習慣多種食物、梳毛、被摸肚子、剪指甲等,會更願意接受照護。
  • 學會自己吃藥:搭配肉泥或膠囊模擬練習,幫助未來餵藥更順利。

如果你家貓咪是成貓,且對某些事物(像外出籠、梳毛)已有陰影,可以採用「減敏法」:從最不害怕的地方慢慢開始,給牠時間習慣與放鬆,再逐步進階。

養貓優點、缺點有哪些?統整一次列給你!

說了這麼多養貓技巧,你是不是也心癢癢了呢?這邊稍微中斷一下,為你統整養貓的優缺點,實際帶貓咪回家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都有想清楚!

6 個養貓優點

  • 療癒的陪伴感:貓大多不黏人,但也有存在感,會在你需要時靜靜陪伴,有些還會主動撒嬌、呼嚕嚕。
  • 舒壓效果一流:研究顯示貓咪的呼嚕聲類似超音波,有助減壓、降血壓,對焦慮者特別有幫助。
  • 不需每天遛貓:相較於狗狗,貓咪獨立許多,對於上班族來說更為友善。
  • 生活有儀式感:餵食、梳毛、清便盆等日常照護,習慣後,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穩定有節奏。
  • 相對安靜、不吵鬧:大多數貓咪不會亂叫,生活習慣穩定,也不太會亂破壞(當然每隻個性不同)。
  • 適合小空間生活:貓咪不需要庭院,套房或租屋也能打造出舒適空間。

7 個養貓缺點

  • 生活支出增加:飼料、貓砂、玩具、醫療、疫苗、健檢、保健品,加一加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 出國旅遊受限:貓咪無法自行照顧自己,出國或長時間旅行需要額外安排寵物旅館或親友幫忙。
  • 容易分心拖延:上班前,被貓撒嬌耽誤;在家工作時,被貓壓鍵盤,這些都是貓奴的日常。
  • 環境需大改造:為了防抓家具、提供跳台與隱蔽空間,可能需要重新配置居家環境。
  • 掉毛與清潔負擔:便盆要天天清、家裡常有貓毛,對潔癖或過敏體質者是挑戰。
  • 影響作息與睡眠:貓咪半夜暴衝、清晨坐你胸口叫早餐,長期下來有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
  • 個性難掌握:有些貓咪天生個性冷淡、怕人、不給摸,不一定每隻貓都會變親人。

台灣適合養的貓有哪些?新手養貓品種、養貓管道

接著,想帶貓回家,但不知道該從哪種貓開始?這段幫你整理出新手適合的貓咪類型與取得管道,讓你選貓不踩雷!

⭐新手養貓推薦養幼貓還是成貓?

幼貓雖然超可愛,但需要照顧的時間和精力也比較多,免疫系統還沒發育完全,容易生病,要三不五時餵奶、清理、陪玩;成貓相對穩定又獨立,適應期可能稍微久一點,但感情一旦建立,會變得非常親人。

若你白天需要上班,推薦飼養成貓會更省心,而如果你時間充裕、有耐心培養感情,也可以從小把幼貓帶大,從小建立規律習慣。

⭐品種貓 vs 米克斯差在哪?適合上班族的好養貓品種有哪些?

品種貓米克斯(混種貓)
優點個性較可預測
外型多樣、容易挑選喜好
體質強健、生命力好
價格親民、多數可領養
缺點遺傳病風險高
價格昂貴
部分需費時照護
性格難預測
磨合期較長

養品種貓或米克斯沒有標準答案,針對新手(尤其是上班族)的挑選方向如下:

  • 喜歡穩定親人型貓咪:可選擇英國短毛貓、布偶貓、美國短毛貓。
  • 喜歡安靜溫馴型貓咪,可選擇臉型偏圓的品種(如英短、布偶、波斯)。
  • 喜歡活潑互動型貓咪:可選擇臉型偏尖的品種(如美短、暹羅、米克斯)。
  • 喜歡身體健康、醫療負擔較輕的貓咪,可選米克斯(混種貓)。

其中,特別不建議新手飼養摺耳貓、短腿貓、異色瞳貓,這些品種常因基因缺陷而有骨骼病變,照顧難度高、醫療風險也比較大。

⭐新手推薦養貓管道有哪些?

想養貓,最重要的是選擇合法、友善、透明的來源:

1. 領養貓咪(最推薦)

許多收容所、中途之家或動保社團都有提供領養機會,不僅貓咪大多已打疫苗、結紮,還有志工協助媒合合適家庭,適合新手入門。

你可以多關注以下平台:

領養前會進行簡單訪談與家庭訪視,部分中途也會要求安裝窗戶防護、移除百合花與殺蟲劑等危險物,確保貓咪安全。

2. 購買品種貓

若想飼養特定品種,請務必選擇合法貓舍,確認貓咪來源與健康證明,避免價格過低或籠舍骯髒狹小的店家,以免支持不人道繁殖。

3. 民間送養與路上救援

有些貓咪是民眾在街頭救援後開放送養,或張貼在社群平台上尋找新主人,這類貓咪警惕心可能更強,領養後,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培養感情與信任感。

新手養貓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 Q&A

第一次養貓有超多疑問?以下統整新手飼主最常搜尋的五大問題,幫你快速掌握貓咪飼養關鍵知識!

Q1. 什麼時候該幫貓咪打疫苗?

  • 幼貓:滿 2 個月可打第一劑三合一疫苗,之後每隔 3~4 週追加第二、三劑。
  • 成貓:若是領養來的貓咪、不確定疫苗紀錄,建議諮詢獸醫重新補打。

💡疫苗能預防貓瘟、卡里西病毒、皰疹病毒等傳染病,基本流程包含三合一疫苗+狂犬病疫苗,每年建議追加一次。

Q2. 貓幾歲適合結紮?不結紮會怎樣?

建議在貓咪 5~6 個月大、性成熟前結紮,可避免發情叫春、亂尿標記,也能降低乳腺腫瘤、攝護腺疾病等風險,也別忘了可以順便植入晶片,防止毛孩走失找不到!

Q3. 懷孕可以養貓嗎?

可以!只要注意幾件事,就能安心與毛孩一起生活:

  • 貓砂盆請家人協助清理
  • 避免餵貓吃生食、定期健康檢查
  • 維持環境清潔、驅蟲打疫苗要做足

其實弓漿蟲傳染給人的機率極低,大多來自生肉或未洗乾淨的蔬果,貓反而是被誤會最多的對象,定期追蹤孕期健康檢查就沒問題囉!

Q4. 室內貓還需要驅蟲嗎?

當然需要!就算貓咪從不出門,跳蚤與寄生蟲還是可能透過人類鞋子、衣服、包包帶回家,建議每 1~3 個月進行體內外驅蟲,選購驅蟲藥時,請避開含「除蟲菊」毒性成分。

Q5. 貓咪不給抱,是不是不需要陪伴牠?

不是!只是貓陪伴的方式和狗不同,貓咪通常會默默躺你旁邊、喵喵叫、輕輕蹭你,表達對家人的關心,並不代表貓不需要陪伴。反之,貓咪若長時間缺乏互動,可能會焦慮或出現破壞行為,所以務必安排每天互動時間、準備玩具或梳子與貓咪一起度過親密時光!

以上是關於「養貓須知」的新手指南。歡迎持續追蹤《早安毛健康》,了解更多有關貓吃魚麒麟尾母貓結紮公貓結紮等資訊,讓我們陪伴你與毛孩健康快樂地一起長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