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拉肚子怎麼辦?常見原因、居家急救與就醫時機完整解析

2025-10-26

毛孩疾病照護

作者:早安毛健康編輯部

幼犬拉肚子常讓飼主手足無措。本文將帶您了解幼犬腹瀉的常見原因,包含飲食不當、寄生蟲感染到病毒威脅,教您居家急救處理步驟與正確禁食補水方式,並提供飲食調理建議與日常照護重點,幫助毛孩安全度過腸胃不適期。

幼犬拉肚子怎麼辦?常見原因、居家急救與就醫時機完整解析

幼犬腹瀉的常見原因與症狀識別

308. AI - puppy-diarrhea-1

造成小狗狗拉肚子的原因多樣,準確辨識症狀能幫助飼主及早採取正確行動。對新手飼主來說,了解幼犬腸胃炎消化不良的常見誘因,是守護毛孩健康的重要第一步。

幼犬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對外界刺激特別敏感。許多對成犬無害的飲食或環境變化,對幼犬而言都可能造成腸胃負擔。因此,找出腹瀉背後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預防與治療。

1. 飲食管理不當引發的腸胃問題

飲食因素是幼犬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最常見的情況包括:

(1) 突然更換飼料

幼犬的腸道菌叢尚未穩定,若突然更換飼料品牌或從乾糧換成濕糧,容易造成腸胃不適。正確做法是採用漸進式換糧法,約 7~10 天 逐步混合新舊飼料比例。

  • 第 1–2 天:新飼料 25%、舊飼料 75%
  • 第 3–4 天:新舊各半
  • 第 5–7 天:新飼料 75%、舊飼料 25%
  • 第 8–10 天:全新飼料

(延伸閱讀:幼犬幾歲可以吃硬飼料?換飼時機與轉換技巧總整理

(2)餵食時間與份量不當

幼犬需要定時定量,建議每日餵食 3~4 次。餵食時間不固定或份量忽多忽少,會使腸胃負擔加重。 若餵太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餵太少,幼犬可能因飢餓亂吃異物或翻垃圾桶。建議依飼料包裝標示為基準,再依活動量調整。

(3)食物溫度與適口性

剛從冰箱取出的食物對腸胃刺激大,容易導致急性腹瀉。建議讓食物回溫至室溫或微溫再餵食。

(4)錯誤餵食人類食物

許多日常食材對狗狗有害,尤其是幼犬,應嚴格避免以下食物:

  • 巧克力:含可可鹼,可能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 葡萄與葡萄乾: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
  • 洋蔥與大蒜:會破壞紅血球,引起貧血。
  • 牛奶與乳製品:多數幼犬有乳糖不耐症,容易拉肚子。
  • 高油脂與重口味食物:可能誘發胰臟炎或腸胃炎。

(延伸閱讀:狗不能吃什麼?狗狗吃什麼會中毒?完整30種食材整理!

2. 感染源與寄生蟲的威脅

除了飲食問題,感染性疾病與寄生蟲感染也是幼犬腹瀉的主要原因。由於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幼犬對這些病原特別脆弱。

(1) 腸道寄生蟲感染

寄生蟲會破壞腸黏膜、吸收營養,引起持續腹瀉甚至嘔吐。常見種類包括:

  • 蛔蟲:可經母體或環境傳染,造成腹瀉、嘔吐與腹部脹大。
  • 鉤蟲:吸附在腸壁吸血,引起貧血與血便。
  • 球蟲:常導致水樣腹瀉,嚴重時混有血液,多在壓力或免疫低下時發作。
  • 絛蟲:透過跳蚤感染,糞便中可見白色米粒狀節片。

驅蟲建議:

  • 幼犬自 2 週齡 起,每 2~4 週驅蟲一次,持續至 3 個月大
  • 之後改為每月一次,至 6 個月齡 後再依獸醫建議調整頻率。
  • 請務必使用獸醫開立或推薦的驅蟲藥,避免自行購買人用或劣質產品。

(延伸閱讀:狗狗身上的蟲有哪些?7種狗狗寄生蟲預防與處理攻略!

2. 病毒性感染

犬小病毒(Parvovirus) 是最危險的病毒之一,死亡率高。主要攻擊腸黏膜與骨髓,症狀包括:

  • 嚴重血便、劇烈嘔吐
  • 食慾不振、體溫升高
  • 快速脫水、極度虛弱

病毒傳染力強,透過糞便、嘔吐物及受污染環境傳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幼犬為高危險群

犬冠狀病毒(Coronavirus) 雖較輕微,但仍可能造成水樣便、嘔吐與食慾下降。若與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症狀會更嚴重。

預防方法:

  • 6~8 週齡 開始接種第一劑疫苗,每 3~4 週補強一次,直到 16 週齡 完成全程。
  • 疫苗完成前,應避免與不明健康狀況的狗狗接觸,也不要帶去公共場所或美容店。

如何辨識危險徵兆?

當幼犬腹瀉合併以下情況時,代表病情可能已經嚴重,應立即就醫

  • 糞便帶血或呈黑色瀝青狀
  • 嘔吐頻繁,無法進食或喝水。
  • 精神萎靡、持續發抖或嗜睡
  • 體溫異常(超過 39.5°C 或低於 37.5°C)。
  • 脫水現象:皮膚被拉起後無法立即回彈、口腔與鼻頭乾燥。

精神狀態的劇烈改變也是警訊。幼犬平時活潑好動,若突然變得極度萎靡、不願活動、對周圍事物沒有反應,就代表身體狀況非常不佳。當牠連最喜歡的玩具或食物都不感興趣時,請不要再觀望,應立刻送醫。

除此之外,幼犬若出現以下行為,通常代表腹部劇烈不適:

  • 採取拱背姿勢或「祈禱姿勢」(前肢趴下、後肢抬高)。
  • 不願被觸摸腹部,甚至發出哀鳴。

這些都可能與腸阻塞、腸套疊、胰臟炎等重症有關,應立即送醫檢查

幼犬腹瀉快速症狀檢查表

症狀嚴重程度建議處置
輕微軟便,精神正常居家觀察 24 小時
水樣腹瀉,食慾下降12~24 小時內就診
血便、持續嘔吐、脫水徵兆立即送醫
極度萎靡、腹痛、體溫異常緊急馬上送急診

若腹瀉持續超過 24 小時 仍未改善,即使沒有其他明顯症狀,也建議盡快就醫。持續性腹瀉會造成營養流失與電解質失衡,對正在發育的幼犬影響深遠。

幼犬拉肚子的居家急救處理步驟

面對幼犬拉肚子的狀況,掌握正確的居家處理步驟是每位飼主都應具備的基本知識。

在開始任何處理之前,請記住一個重要原則:幼犬的身體狀況變化速度遠比成犬快,因此觀察與記錄顯得格外重要。

透過詳細的記錄,不僅能幫助您掌握病情發展,也能在需要就醫時提供獸醫師寶貴的診斷資訊。

1. 觀察與記錄

當您發現幼犬開始腹瀉時,第一步就是進行仔細的觀察並建立詳細記錄。這些資訊將成為評估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依據。

記錄腹瀉開始的確切時間,並持續追蹤排便頻率。您需要注意幼犬每小時或每天排便的次數,這能幫助判斷症狀是否有改善或惡化的趨勢。

糞便性狀的觀察重點包括質地與顏色變化。糞便可能呈現水狀、糊狀、軟便或半成形等不同狀態。顏色方面,需要留意是否出現黃色、綠色、紅色或黑色的異常變化。

特別注意糞便中是否含有以下異常成分:

  • 血絲或鮮血:可能表示腸道出血或感染
  • 黏液:可能代表腸道發炎反應
  • 未消化食物:顯示消化功能受到影響
  • 異常腥臭氣味:可能與細菌感染有關

除了排便狀況,也要同步記錄幼犬的整體表現。觀察牠的精神狀態、活動力是否正常,食慾有無明顯下降,是否伴隨嘔吐症狀。同時回想最近 24~48 小時內的飲食內容,以及是否有接觸不明食物或異物的可能。

建議您使用手機拍照記錄糞便狀況,這在後續就醫時能提供獸醫師直觀的參考資料。記錄越詳細,越有助於快速找出腹瀉原因並對症處理。

2. 禁食休息與補充水分的正確方法

確認幼犬出現腹瀉後,適當的禁食能讓腸胃道獲得休息機會,有助於症狀緩解。但幼犬與成犬不同,禁食時間必須特別謹慎控制。

針對幼犬的特殊體質,禁食時間不宜超過 12 小時。如果是 2~3 個月大的幼犬,建議禁食時間更要縮短至 8 小時以內。幼犬體型小、能量儲備有限,長時間禁食可能導致低血糖等危險狀況。

禁食期間最重要的工作是確保水分補充。腹瀉會讓幼犬快速流失體內水分,因此必須持續提供新鮮飲用水。採用少量多次的餵水方式效果最好,建議每 1~2 小時給予一小口水。

觀察幼犬喝水後的反應也很重要。如果牠能正常飲水且沒有立即嘔吐,表示腸胃狀況尚可。若幼犬拒絕喝水或喝水後馬上吐出,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使用去除針頭的針筒,慢慢將少量水送入幼犬口中
  2. 提供小冰塊讓牠舔舐,透過漸進方式補充水分
  3. 在水中加入少許無鹽雞湯增加吸引力(需先諮詢獸醫)

補充水分時要注意不要一次給太多,以免刺激腸胃造成嘔吐。耐心地採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才能有效維持幼犬的水分平衡。

3. 辨識脫水警訊與緊急應對

腹瀉最危險的併發症就是幼犬脫水,因此飼主必須學會辨識脫水徵兆。及早發現脫水狀況,能夠避免病情快速惡化。

檢查幼犬是否脫水有幾個簡單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皮膚彈性測試:輕輕提起頸部或背部的皮膚後放開,正常情況下皮膚應該立即回彈。如果皮膚緩慢回彈或停留在原位,就表示已經出現脫水現象。

其他幼犬脫水的明顯徵兆包括:

  • 牙齦乾燥黏稠:正常的牙齦應該濕潤有光澤
  • 眼球凹陷:眼睛看起來沒有神采且位置較深
  • 排尿頻率減少:脫水時身體會減少尿液生成
  • 精神極度萎靡:明顯比平時更加無力虛弱

根據脫水程度的不同,處理方式也有所差異。輕度脫水時可以在家持續補充水分並密切觀察,通常能在數小時內看到改善。但如果出現中度或重度脫水徵兆,就必須立即就醫接受靜脈輸液治療。

靜脈輸液是治療嚴重脫水最有效的方法,能夠快速恢復幼犬體內的水分與電解質平衡。千萬不要認為只是拉肚子而輕忽,幼犬脫水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在短時間內危及生命。

4. 需要緊急送醫的關鍵時機

雖然許多輕微的腹瀉可以透過居家照護改善,但某些情況下必須立即尋求專業獸醫協助。了解何時該送醫是小狗腹瀉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判斷。

以下狀況出現時,請不要猶豫,立即帶幼犬就醫:

  • 幼犬年齡小於 3 個月:幼齡犬抵抗力弱,病情變化快。
  • 腹瀉持續超過 12~24 小時沒有改善:長時間腹瀉易造成嚴重脫水。
  • 出現血便:糞便中帶有鮮血或呈現黑色焦油狀。
  • 持續嘔吐無法進食進水:無法補充水分會加速脫水。
  • 明顯脫水徵兆:皮膚失去彈性、眼球凹陷、牙齦乾燥。

其他需要警覺的危險訊號還包括精神極度萎靡或出現昏睡狀態。如果幼犬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或是整天躺著不願移動,都是病情嚴重的警訊。

體溫異常也是重要指標。幼犬正常體溫約在 38~39 度之間,如果發燒超過 39.5 度或體溫低於 37.5 度,都需要立即就醫。腹部明顯疼痛、腫脹或觸摸時有劇烈反應,也可能代表腸道阻塞或其他嚴重問題。

若懷疑幼犬誤食異物、毒物或不明食物,更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立即送醫。有些毒物必須在短時間內處理才能避免嚴重後果。

記住一個重要觀念,寧可多跑一趟醫院,也不要延誤治療。幼犬的病情惡化速度往往超乎想像,及時就醫才能給予愛犬最好的照護。當您對症狀嚴重程度有任何疑慮時,專業獸醫的評估永遠是最安全的選擇。

幼犬腹瀉期間的飲食調理建議

當幼犬拉肚子時,飼主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該給牠吃什麼、怎麼吃才安全。正確的幼犬飲食調理不僅能減輕腸胃負擔,更能加速腸道修復。

這個階段的飲食原則很簡單「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千萬不要因為心疼幼犬就給太多食物,反而會讓腸胃更受傷。

分階段恢復飲食的完整計畫

狗狗拉稀後恢復飲食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以下是經過獸醫建議的 4 階段餵食時程:

第 1 階段(禁食後 0~24 小時):先從補充水分開始。每 2~3 小時給予 10~20ml 溫水或無調味雞湯,仔細觀察是否出現嘔吐。如果幼犬喝水後沒有吐,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

第 2 階段(24~48 小時):開始給予流質食物,例如白粥水或米湯。份量約為平常的 4 分之 1,分成 4~6 次餵食。這個階段的重點是讓腸胃慢慢適應食物,不要一次給太多。

第 3 階段(48~72 小時):若糞便開始有改善跡象,可進階到半流質食物。白粥混合少量水煮雞肉碎末或南瓜泥是很好的選擇,份量可增加到平常的 3 分之 1~2 分之 1。

第 4 階段(72 小時後):當糞便逐漸成形,代表腸胃功能正在恢復。這時可以慢慢回復正常飲食,先給予平常份量的 3 分之 2 ,觀察 1~2 天後再完全恢復。

整個恢復過程都要堅持少量多餐原則。幼犬一天可分成 5~6 餐,避免一次餵太多造成腸胃負擔。

溫和好消化的推薦食材

選對食物是幼犬飲食調理的關鍵。以下這些食材對腹瀉幼犬特別友善:

  • 白米粥或米湯:質地溫和不刺激,容易消化吸收,是恢復期的最佳主食。
  • 南瓜泥:富含膳食纖維和果膠,能幫助糞便成形,同時提供充足水分。
  • 水煮去皮雞胸肉:低脂高蛋白,提供優質營養又不增加腸胃負擔。
  • 煮熟的地瓜泥:含有溫和的纖維質,提供能量又好消化。
  • 幼犬專用益生菌:幫助恢復腸道菌叢平衡,加速腸胃修復。

這裡分享一個簡單又實用的雞肉南瓜粥食譜:將白米煮成軟爛粥狀,加入少量水煮雞胸肉碎末和蒸熟南瓜泥。攪拌均勻後,放涼至溫溫的再餵食。

這道粥品營養均衡又容易消化,大多數幼犬都能接受。記得不要加任何調味料,保持食物的天然原味。

(延伸閱讀:狗狗拉肚子可以吃什麼?5 種溫和食材+餵食方式全解析

絕對要避開的危險食物

狗狗拉稀期間有些食物絕對不能碰,否則會讓症狀更嚴重。以下是明確的禁忌清單:

  1. 牛奶和乳製品:大多數幼犬都有乳糖不耐症,喝牛奶會加重腹瀉
  2. 油膩食物:油炸物或高脂肪食物會大幅增加腸胃負擔
  3. 高纖維蔬菜:高麗菜、花椰菜等容易引起脹氣,讓幼犬更不舒服
  4. 零食和點心:含有添加物和高油脂,對受損的腸胃刺激太大
  5. 生肉和生食:細菌和寄生蟲風險高,腹瀉期間絕對要避免

此外,人類食物通常含有鹽分、糖分或其他調味料,都會刺激幼犬敏感的腸胃。這段期間也不要嘗試新的食材,以免引發過敏反應。

(延伸閱讀:可以喝牛奶嗎?一次看懂能不能喝與注意事項

特別提醒:即使幼犬症狀改善了,也要繼續清淡飲食至少 7~10 天。不要因為看起來活潑就馬上恢復正常飲食,這樣很容易復發。耐心是關鍵。給腸胃充足的修復時間,才能真正恢復健康,避免反覆拉肚子的困擾。

相關文章